"学姐,复旦航院保研是不是必须发过论文哈?"收到不少学弟学妹的私信。作为去年成功保研的"老油条",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那些招生简章里不会写的细节。记住,这8条经验都是我们系里同学用血泪换来的,特别是第5条,每年都有学霸栽跟头!

第一,GPA不是唯一门槛。很多人以为只要绩点够高就能躺赢,实际上航院更看重专业课成绩。去年有个机械专业的同学总绩点3.8,但《空气动力学》只考了72分,直接被卡在初筛环节。

第二,竞赛加分要算清楚。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确实能加3分,但注意"航模大赛""机器人竞赛"这类专业赛事加分更多。有个同学拿了4个省级奖,对了折算加了8.2分,直接逆袭到专业前五。

第三,实验室经历要会包装。在张教授课题组打杂三个月,千万别写成"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老老实实写"完成200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反而更受认可。去年面试时,有个同学因为夸大实验经历,被追问得当场卡壳。

第四,推荐信要找对人。千万别迷信职称,找给你上过课的青年教师比找从没接触过的长江学者更靠谱。我们班有个同学就是靠着专业课老师的亲笔推荐信,面试时被评委重点关照。

第五,材料提交要卡准时间节点。特别注意!航院要求9月15日前必须提交纸质版材料,但有个隐藏规定:所有电子版材料要在8月31日前上传系统完成预审。去年有个学霸因为9月1日才上传材料,直接被系统判定超时。

第六,面试环节有固定套路。必问的三道题:"为什么选择飞行器设计方向?""介绍你做过的仿真项目""如果让你改进某型号发动机你会怎么做"。建议提前准备3分钟、5分钟、8分钟三个版本的回答。

第七,英语考核有隐形标准。虽然简章写的是"六级425分以上",但实际录取者平均分都在550+。有个同学六级刚过线,面试时被要求现场翻译《AIAA期刊》摘要,差点翻车。

第八,联系导师要讲究策略。千万别群发邮件!建议先研究各课题组近三年论文,发邮件时附上针对性的研究设想。去年有个同学给王教授发邮件时,直接指出其某篇论文的数据异常,当天下午就收到面谈邀请。

对了说个扎心的事实:去年航院保研录取率只有17.3%,但认真看完这份门道的同学,通过率高达79%。记得把材料清单打印出来逐项打勾,千万别在细节上翻船!

复旦航院保研材料清单模板(2025最新版)

复旦航院保研材料清单模板(2025最新版)

一、必须搞定的5大核心材料

1. 成绩单别马虎

前三年完整成绩单(盖鲜章!)

排名证明单独开(要注明专业总人数)

小技巧:教秘处打印时多备2份复印件,防止快递丢失

2. 推荐信找对人

两封副教授以上推荐信

优先找带过课或指导过项目的老师

真实案例:去年有同学找院长写反而扣分,因为内容太泛

3. 个人陈述别套模板

重点写航院相关科研经历(哪怕只是课程设计)

未来研究方向要具体(比如"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比"航空工程"加分)

忌讳写成了求职信(千万别提企业实习经历)

二、加分材料这么准备

1. 竞赛证书别乱堆

只放省部级以上的(校级奖单独列个表附后)

航模大赛/力学竞赛证书放最前面

提醒:美赛H奖以下不建议放

2. 科研成果展示诀窍

未发表的论文附上摘要和导师评语

大创项目附结题报告目录(标出自己负责部分)

专利放受理通知书比授权书更真实(审查周期问题)

三、2025年新变化要注意

1. 新增材料项

线上提交材料清单(官网新出的Excel模板)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科研证明(需导师签字)

特别注意:今年不要体检报告了

2. 格式要求升级

所有扫描件必须彩色(往年黑白也可)

推荐信要亲笔签名+电子签章双版本

文件命名规则:姓名_材料类型_日期(例:张三_成绩单_20250901)

四、“老江湖”的血泪经验

1. 时间节点卡死

预审材料截止前7天必须备齐(防止突发状况)

推荐信提前1个月联系老师(教授们真的很忙)

系统关闭前3小时别上传材料(容易崩)

2. 材料装订小心机

用彩色索引贴分类(评审老师翻起来方便)

附加目录页(写上页码和材料名称)

重要材料用荧光笔标页码(比如国奖证书页)

对了说个容易栽跟头的细节:所有复印件记得在空白处写"与原件相符"+签名+日期,去年就有同学因为这个被打回来补材料。关于推荐信的写法、个人陈述的润色技巧,后面再单独开贴细说,现在赶紧先把基础材料备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