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大三学生盯着保研名额发愁,今天咱们就唠唠四川师范大学2025年的推免政策。先说句大实话:川师大保研名额每年就占毕业生总数的5%左右,但掌握规则的同学成功率能翻3倍!

一、推免到底看什么?

不是只看成绩单!2025年新规里明确写着"631考核法":60%看专业成绩(前三年必修课),30%看科研竞赛(省级以上才加分),10%是实践经历(支教、学生干部这些)。去年有个学长专业排名第8,硬是靠着发明专利和挑战杯国赛奖挤进前3。

二、材料准备有门道

1. 推荐信别找院长凑数,去年有同学找了带过项目的副教授反而加分更多

2. 论文不是必须项,但参加过校级大创项目的都有额外分

3. 英语六级480分是门槛,但考到550+能在面试环节加印象分

三、关键时间线要记牢

4月:找导师聊研究方向(别等9月再行动)

6月:参加夏令营(拿到优秀营员保底)

8月:系统填报志愿(最多填3个平行志愿)

9月15日:推免服务系统开放(今年可能提前到9月10日)

我强调一点:川师大有个隐藏福利——跨专业保研!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等冷门专业竞争小,去年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成功跨保到教育学。

四川师范大学保研后必须知道的3件事,学费清单首次公开

四川师范大学保研后必须知道的3件事,学费清单首次公开

一、确认学制和培养方向,别“想当然”

保研后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自己未来几年的学习安排。四川师大的硕士分为学术型(学硕)和专业型(专硕),两者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差别挺大。比如学硕通常3年制,侧重理论研究,毕业论文要求更高;而部分专硕可能2年就能完成,更偏向实践应用。

建议直接联系学院教务老师或学长学姐,确认自己的具体学制,同时了解课程安排、实习要求。别等到开学才发现和预期不一样,耽误时间不说,还可能影响毕业规划。

二、选导师要“主动”,别等分配

导师直接影响读研期间的学习体验和未来发展。四川师大的导师双选一般有固定流程,但千万别坐等“被安排”。提前做功课:

1. 看研究方向:学院官网有导师介绍,重点看他们的论文、课题是否和你的兴趣匹配。

2. 问口碑:私下联系同课题组的学长学姐,了解导师的带教风格(比如是“放养型”还是“严格型”)。

3. 主动沟通:发邮件或约见面时,准备好个人简历和研究设想,态度诚恳比花哨话术更重要。

尤其热门导师的名额竞争激烈,建议保研结果一出就行动,别拖到正式双选才开始着急。

三、学费、奖学金和补贴,一笔“明白账”

今年四川师大首次公开了保研生的学费清单,这里直接上重点:

学费标准

学术型硕士:8000元/年

专业型硕士:大部分专业10000元/年(部分特殊专业如艺术类略高)

奖学金覆盖广

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600元,一年发10个月,全覆盖;

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元(前20%)、二等8000元(前50%),保研生第一年通常直接评二等以上;

三助岗位:助研、助教每月500-800元,申请成功率较高。

隐藏福利

部分导师的课题组会额外发科研补贴,尤其是理工科方向,每月200-1000元不等,提前打听能“薅羊毛”。

学费看着不低,但实际通过奖学金和补贴,大部分同学能覆盖开销,甚至有余力存点钱。建议入学后第一时间整理学院的奖助政策,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兼职时间。

亲情提示一句,读研期间除了埋头学习,也要多和同门、导师沟通。四川师大的校园资源丰富,图书馆、实验室、学术讲座都是“隐形福利”,用好了能让你的研究生生活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