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苏大学弟学妹的私信:"学姐,我现在拿到保研资格了,但留本校还是去外校好?"作为经历过保研大战的“懂行的人”,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真实情况。全文没有虚头巴脑的理论,全是实操干货。
话不多说:选本校和外校各有优劣,关键看你的读研目的。去年我们专业32个保研名额里,有18人留校,14人去了外校。留校的多数是图稳定,导师资源熟悉;冲外校的要么是想换专业方向,要么是奔着更好的平台。
一、选本校的3大优势
1. 导师资源不用愁:大四就能提前进实验室,我隔壁宿舍的小王跟着导师做了两年项目,现在读研直接接手国家级课题
2. 政策福利多:去年保本校的同学都拿到了新生奖学金,金额从8000到2万不等
3. 录取更稳妥:去年保外校的同学有2个在预推免阶段被鸽,留校的基本是百分百录取
二、冲外校的4个机会点
1. 专业排名前5%的建议冲:我们专业前3名都去了复旦、浙大,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李学长,直接保到了清华AI实验室
2. 想转专业的要趁早:医学院的小张靠大创项目成功跨保到北大公共卫生管理
3. 有竞赛奖项的别浪费:"互联网+"国赛金奖可以直接申请部分985的绿色通道
4. 注意时间节点:每年6月就要开始联系导师,很多好实验室的坑位8月就满了
三、“懂行的人”的5条血泪教训
1. 别盲目跟风选985:去年有同学放弃苏大去了西部某985,结果实验室设备还没本校好
2. 导师人品比名气重要:打听清楚是否放养型导师,有个学姐跟的导师常年在外,研二了还没确定研究方向
3. 提前查清住宿条件:某top院校的研究生宿舍是6人间,还没独立卫浴
4. 留意学科评估等级:B+以上的专业值得冲,C级的要慎重
5. 保研后别摆烂:我室友保研后挂了两门课,直接被取消资格
亲情提示大家,今年苏大保研政策有新变化:英语六级500分以上可以申请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有出国意向的同学要重点关注。保研系统填报时,建议采取"冲2稳1保1"策略,千万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苏州大学保研失败后如何补救?这3条路一定要知道
第一条路:全力备战考研,弯道超车
如果保研失利但依然想读研,考研就是最直接的选择。苏州大学本身是热门报考院校,但竞争也激烈,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 快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
保研失败后,允许自己短暂沮丧,但别陷进去。赶紧查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确定专业和导师。如果想继续留在苏大,可以提前联系本校导师,说明情况,争取复试时的印象分。
2. 制定高效复习计划
时间紧迫的话,优先抓重点科目。比如文科类重视专业课背诵和政治大题,理工科主攻数学和专业课真题。苏大图书馆、自习室资源丰富,可以找考研搭子互相监督。
3. 利用“校内调剂”机会
如果初试成绩过线但没达到一志愿要求,可以关注苏大其他相近专业的调剂信息。部分冷门专业或新设专业可能有名额空缺,提前打听消息很重要。
第二条路:抓住校招机会,先就业再规划
如果对学术研究兴趣不大,或者想积累工作经验,直接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苏州本地企业多,苏大校招资源丰富,可以这么做:
1. 抓紧秋招“末班车”
保研结果公布一般在9月底,而秋招高峰期持续到11月。赶紧完善简历,重点突出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苏大就业指导中心常举办招聘会,多去现场投递,比网申成功率更高。
2. 关注“国企、事业单位”专场
每年10-12月,银行、电网、事业单位等会集中招聘。这类单位对应届生身份卡得严,保研失败的同学正好符合条件。比如苏州本地就有苏州银行、工业园区国企等单位。
3. 实习转正“捡漏”
如果之前有实习经历,立刻联系领导询问转正机会。很多企业会在年底确定留用名额,尤其是中小型公司流程灵活,成功率更高。
第三条路:出国留学,避开国内内卷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留学可以作为“Plan B”。相比国内考研,国外部分院校申请周期更长,甚至次年春季入学仍有机会:
1. 速申英国、澳洲一年制硕士
这两个国家很多院校截止日期较晚,比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洲悉尼大学等,12月前递交申请仍有可能拿到offer。雅思成绩不够可以后补,先拿有条件录取。
2. 港澳地区“就近留学”
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较灵活,且地理位置近,费用比欧美低。部分专业中文授课,适合临时决定留学的同学。
3. 利用苏大合作项目
苏州大学本身与多所海外高校有合作,比如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可以咨询国际交流处,看是否有春季入学或短期交流项目,部分项目还能转换学分。
保研失败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无论是考研、工作还是留学,关键是根据自身情况快速行动。苏州大学的学习氛围和资源足够支撑你走任何一条路,重要的是别纠结“沉没成本”,把目光放在下一步。亲情提示一句:所有决定尽量在毕业前完成,保住应届生身份会带来更多选择权!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