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同济航力保研“躲雷”攻略,“老江湖”最想说的6件事
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走廊里,小张正攥着成绩单发愁。大二的他听说去年保研通过率不到30%,连夜查了三天资料却越看越迷糊。如果你也正在为2025年保研做准备,这篇掏心窝的攻略一定要看完。
一、保研资格别漏算这些分
很多人以为只看绩点排名,其实航力学院保研评分=必修课成绩(70%)+科研创新(15%)+社会服务(10%)+竞赛获奖(5%)。去年有个学长靠发明专利加满15分,直接从候补名单逆袭成功。记得把大创项目、节能减排竞赛这些"加分神器"早早安排上。
二、材料准备三大易错点
1. 推荐信别找职称最高的,要找最了解你的老师。去年有学生找院士写推荐信,结果被面试官发现内容空洞反被扣分
2. 个人陈述切忌套模板,航力学院特别看重航空航天相关经历。有个女生把航模社团的经历写成小论文,直接获得导师青睐
3. 证书扫描件要按时间排序,建议用活页夹分类,学术类/实践类/荣誉类
三、面试现场救命技巧
面试官王教授透露,他们最爱问这三个问题,
1. "如果让你设计火星探测器着陆系统,会考虑哪些力学原因?"(考察专业迁移能力)
2. "说件你团队合作失败的经历"(考察反思能力)
3. "读过哪些航空期刊?"(建议提前准备3篇核心论文精读)
四、“懂行的人”血泪教训
千万别踩这些坑,
等到大三才开始联系导师(好导师的名额大二就被预定)
忽略体测成绩(去年有学霸因体测不及格被一票否决)
只盯着本院推免(跨校保研成功率比想象中高,特别是北航、西工大)
航力学院官网上线了新的推免系统,新增了材料预审功能。建议每周二、四下午刷新网页,这两个时间段更新通知最频繁。保研就像组装火箭,每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现在就开始对着这份秘诀查漏补缺,明年九月你也能在四平路校区等着学弟学妹来取经。
同济推免生宿舍深夜谈话实录
一、“推免了,就能躺平?想多了!”
“我妈总说我保研了就该轻松了,结果我天天泡实验室比考研的还累!”临床医学专业的小林瘫在椅子上吐槽。推免后的日子远没有外人想的悠闲,跟导师做课题、准备毕设、还要抽空补专业课。对面床的土木工程一朋友接话,“我导上周直接甩了篇英文文献让我啃,说下个月组会汇报。我现在做梦都是混凝土配比……”
推免生的“自由”背后,是更早接触科研的压力。计算机系的阿杰翻出手机里的日程表,早上七点半去图书馆改代码,下午两点开组会,晚上还得帮学弟调试程序。“说是保研了,其实就跟提前读研似的。”
二、“你以为学霸不焦虑?半夜三点改PPT是常态”
“昨天交完开题报告,我对着镜子发现长了根白头发!”环境学院的雯雯一句话引发集体共鸣。推免生之间的“内卷”藏在细节里,有人悄摸修了双学位,有人寒假就进课题组打杂。一同事爆料,“咱班那个总考第一的,上周偷偷问我怎么用Latex排版——他怕毕设论文格式不够好看。”
但深夜emo(情绪低落)来得也快。阿杰提到上个月投论文被拒的经历,“导师说‘再改改’,我差点把键盘砸了。”四个人突然沉默两秒,接着异口同声,“干杯!”保温杯碰在一起,枸杞水洒了一桌子。
三、“推免最大的福利?大概是能挑床位吧”
聊到推免的实际好处,画风突然跑偏。“去年九月确定保研后,我第一时间冲到宿管阿姨那儿订了向阳的下铺!”雯琳得意洋洋。其他三人立刻反击,“你那是走了狗屎运!”“早知道我也提前三天蹲守阿姨窗口!”
比起考研同学抢自习室的狼狈,推免生确实多了点“特权”,能提前联系导师、有更多时间做科研准备,甚至能在毕业旅行群里捡漏特价机票。但小林补了句大实话,“去大理玩的那周,我导师发了五封邮件催文献综述……”
四、“后悔过推免吗?除非食堂包子再涨价”
当被问到是否后悔选择推免,一姐妹掰着手指算账,“考研要花大半年复习,我们专业课一本书就八百页。保研虽然累,但至少不用跟五百万人抢考场。”阿杰则惦记着现实福利,“研究生补贴每月多五百呢,够买三十个食堂的酱肉包!”
夜越来越深,话题逐渐跳跃,从“哪个导师最爱半夜发邮件”聊到“图书馆哪个座位插座最多”,对了定格在“明天早八谁帮忙带煎饼果子”。窗外的路灯照进来,四个影子还凑在桌子前比划着,保温杯里的枸杞早泡成了透明色……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