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保研资格的同学,最常纠结的问题就是,"现在还要不要学数学?"去年刚上岸清华的室友小张,用亲身经历给了我答案。他保研后坚持每周刷3小时数学题,结果研一上《数值分析》时,比考研上岸的同学快了近一个月进入状态。

保研后的数学学习分三种情况最值得注意,一是理工科直博生,90%的核心课程都与数学强相关;二是跨专业保研的,比如经管转计算机,必须补线性代数;三是打算做算法方向的,离散数学就是吃饭的本钱。去年我们系保研的32人中,有19人因为忽视数学基础,在研一文献复现环节卡壳超过两周。

现在很多同学存在两个极端误区,要么彻底扔掉数学书,要么盲目刷竞赛题。其实最有效的办法是联系未来导师,提前要一份文献清单。比如做机器学习的重点看概率论,搞硬件的强化数理方程。隔壁班保研浙大的小林,去年暑假就是通过精读导师指定的5篇顶会论文,反向查漏补缺了3个数学模块。

这里分享个真实案例,去年保研复旦的学姐,在确认录取后,用三个月时间主攻矩阵论和随机过程。等到9月开学时,她已经能看懂课题组80%的英文文献,导师直接让她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而那些彻底放松的同学,光适应全英文数学符号就花了两个月。

建议保研er们做好这三件事,第一,找直系学长要研一课表,标注数学相关课程;第二,整理本科数学笔记,重点标注模糊概念;第三,加入目标院校的课程交流群,很多研究生课程会提前共享参考资料。记住,保研不是终点,数学能力才是决定你能否在研究生阶段脱颖而出的关键。

推免成功后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推免成功后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一、为什么说"先下手为强"?

1. 抢"黄金席位",每个导师带学生的名额就像春运火车票,特别是大牛导师。去年我们专业有个女生,推免结果公示当天就给心仪导师发了邮件,结果导师第二天就给了准信。后来才知道,她联系的当天,同一个实验室还有3个同学在排队。

2. 提前布局研究方向,我室友当年提前半年跟着导师做项目,等到9月开学时,人家实验数据都攒了一箩筐。研一就能发论文的优势,懂的都懂。

3. 避免"开盲盒",听说过有同学开学才分配导师,结果研究方向和自己预期差了十万八千里。提前沟通就像"相亲",合不合适聊过才知道。

二、不联系导师会怎样?

不是吓唬人,去年有个机械专业的兄弟,觉得反正学校会分配就没主动联系。结果开学发现同门早就跟着导师做课题了,他还在苦哈哈地帮师兄打下手。特别是理工科的同学,实验室资源、设备使用这些"硬件",早到早得。

三、实战攻略,这么联系导师最靠谱

1. 黄金时间点,确认推免录取后1周内最合适。太早人家记不住,太晚好位置都被占了。

2. 找联系方式的野路子

学院官网教师主页(注意看更新时间)

找直系学长姐要微信(奶茶社交你懂的)

学术论文里找通讯邮箱(专业感拉满)

3. 邮件模板(拿去直接用)

```

主题,推免生XXX申请加入您的课题组

李老师好!

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X,已获得贵校推免资格。拜读过您关于XXX的研究论文(具体提某篇),对XXX方向特别感兴趣。附件是我的简历和成绩单,希望能有机会加入您的团队学习。

手机,138XXXXXXX

祝工作顺利!

XXX 敬上

```

4. 见面三件套

带纸质简历(别用彩色卡通模板)

提前读2-3篇导师近年的论文

准备3个有深度的问题(别问官网上能查到的)

四、特殊情况处理攻略

导师已读不回,等3天再发次简短提醒

被明确拒绝,立刻联系备选导师(建议准备3个意向导师)

导师说"开学再聊",每月定期汇报学习进展(别刷屏)

五、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同时联系同学院多个导师(学术圈真的会传开)

2. 在非工作时间打电话(晚上9点后千万别)

3. 吹嘘自己有多厉害(导师更看重踏实肯学)

4. 照搬网上的模板(导师一年看几百封邮件)

对了说句掏心窝的话,文科类导师可能更看重学术积累,不用急着联系;但理工科特别是要进实验室的,真的建议早行动。联系导师这事就像买演唱会门票,抢到前排票的,和开场前找黄牛的,体验能一样吗?别等开学看到别人跟着导师出差参会才后悔,机会永远是留给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