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同学私信,"保研材料都准备好了,结果推免公示名单没我名字,现在该冲考研还是考编?"作为“懂行的人”,我用亲身经历给大家支几招。
一、保研失败后的黄金24小时
推免结果公布当天,先做三件事,1.找辅导员复核材料是否有误 2.联系导师询问调剂可能 3.立即启动备选方案。去年计算机系的张同学就是在公示期说一千,道一万一天发现系统填报错误,及时申诉后成功补录。
二、考研考编怎么选?
建议做个简单测试,
①是否愿意继续深造?是→考研
②是否急需经济独立?是→考编
③两者都想选?建议优先考编(每年12月笔试)再备战考研(次年12月考试),时间完全不冲突。教育专业的李学姐去年同时拿下教师编和研究生录取,关键是要做好时间切割,上午刷行测题,下午背考研政治。
三、备考资源别浪费
保研时准备的材料千万别丢!推荐信可以改成考研复试的专家评价,科研立项可以直接用作复试加分项。特别注意保留夏令营获得的导师联系渠道,今年某985高校的考研复试中,38%的考生提前联系过导师。
四、真实案例参考
2024届王同学经历,9月28日推免失败→10月8日报考公务员培训班→次年1月省考进面→3月考研国家线过线→4月公务员政审通过→6月同时收到编制录用通知和考研调剂offer,最终选择保留编制读非全研究生。
我强调一点,今年多所高校调整政策,像华中师大等院校允许保研失败学生直接获得"优研计划"资格,考研过国家线即可优先录取,这类信息一定要密切关注学校官网。
保研失败的人说一千,道一万都去哪了?
一、咬咬牙再拼一把,考研大军里的"二战老兵"
我室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保研差0.2分落榜后,她当天就下单了考研资料。每天早上六点去图书馆占座,晚上十点踩着闭馆音乐回宿舍。第二年她考上了复旦新传,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品牌策划。但要注意的是,这条路适合真正能沉下心学习的人,去年457万考研人里,有近300万是往届生,竞争比保研还残酷。
二、直接工作未必是退路
很多人觉得"保研失败=被迫工作",其实找工作也能闯出名堂。同系的张哥大四拿了三家互联网大厂offer,现在带10人团队,工资比读研的同学还高。他说,"企业看能力多过学历,我做过的校园项目比研究生学历管用。"应届生身份很宝贵,秋招时很多企业专门为本科生留了岗位。
三、考公考编的稳定选择
去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很多都是保研失利的同学。老家表姐就是例子,保研失败后专心备考,现在在财政局上班。她说,"每天五点半下班,周末陪爸妈爬山,这种安稳日子也挺好。"别忘了,选调生考试对应届生特别友好,有些岗位只招本科毕业生。
四、另辟蹊径的冷门出路
1. 创业试水,同学阿凯用保研准备期间做的市场调研,开了家剧本杀店,现在在筹备第三家分店
2. 间隔年探索,学姐gap year去云南做非遗保护,后来被文化公司挖去做项目策划
3. 自由职业,会画画的室友现在接商稿,月入过万;英语好的在教雅思,时薪比上班还高
五、家里有条件的选择
如果经济允许,留学确实是条捷径。香港、英国一年制硕士特别受保研失利群体欢迎。同学Lisa用保研时准备的材料申请港大,比内地考研节省了两年时间。现在很多学校还保留保研时的推荐信和科研成果,申请时能直接用上。
说一千,道一万说点大实话
保研失败真不是世界末日,我们班当年没保上研的20个人里,
8个考研成功(含2个跨专业)
5个进了大厂
3个考上公务员
2个出国留学
剩下2个现在自己开公司
重要的是尽快调整心态,保研就像赶公交车,错过这趟还有下一班。与其纠结"如果当初",不如把精力放在当下能抓住的机会。那些在保研路上练出的文献检索能力、时间管理方法,在找工作或考研时照样派得上用场。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去年校招时某企业HR说过,"我们反而更欣赏保研失败的同学,他们抗压能力更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