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10月,东南大学行政楼前的梧桐树下总能看到抱着材料袋来回奔走的身影。作为亲历推免的老学长,我用三天时间整理出这份接地气的避坑诀窍,专治保研路上的"水土不服"。

一、材料准备三大雷区

1. 成绩单别只打印中文版!去年机械学院张同学就因未提交英文成绩单,被审核卡了48小时

2. 推荐信要找"懂你"的教授,别盲目追求大牛头衔。建筑系李教授坦言,"比起院士签名,我更看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真实了解"

3. 竞赛证书复印诀窍,用彩色扫描仪生成PDF,重点奖项旁手写标注参赛人数(如,全国TOP5%)

二、面试高频死亡提问

"你的专业能为智慧城市做什么?"这道题去年刷掉了23%的面试者。建议从本专业切入,比如交通学院可结合车路协同技术,人文学院可谈历史建筑保护数字化。

三、隐形加分项要抓牢

1. 提前联系意向导师,邮件最佳发送时间为工作日上午10点(导师刚处理完行政事务)

2. 实验室参观别穿小白鞋!某工科生因踩脏实验室地板被扣印象分

3. 准备3个关于课题组的专业问题,比说十句客套话更管用

三年数据显示,东南大学推免生源中,有61%栽在细节准备上。记住,保研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从大一开始的马拉松。现在登录教务处系统,检查你的必修课加权分是否达到85+,这才是入场券的硬指标。

东南大学推免资格自测表,你的条件达标了吗?

东南大学推免资格自测表,你的条件达标了吗?

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关注东南大学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但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申请?今天咱们就结合东南大学往年的要求,整理一份接地气的自测清单,手把手教你对照检查。

第一关,成绩硬指标

专业排名前15%是基本门槛,部分热门专业可能要求更高。可以登录教务系统查自己前三年六个学期的平均绩点,对照学院公示的排名情况。

挂科记录要特别注意!即使补考通过,部分学院仍会视为不符合条件。有挂科的同学建议提前联系辅导员确认政策。

第二关,竞赛和奖项

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是加分项。像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这类教育部认可的赛事,拿到省级二等奖以上会更有优势。

校级奖学金要攒够次数。通常要求至少拿过2次校级一等奖学金或3次二等奖学金,社会实践类奖项不算在内。

第三关,科研实践

实验室经历很关键。跟着导师做过课题的同学,记得保留项目结题证明或论文录用通知。哪怕只是参与部分工作,也要整理好实验记录。

发表论文不是必须项,但有核心期刊论文的同学通过率更高。正在投稿中的论文需要提供编辑部盖章的录用证明。

英语水平要达标

四级480分或六级425分是硬指标,托福80分、雅思6.0也可以替代。大二还没过六级的同学要抓紧了,每年都有成绩达标但卡在英语关的案例。

材料准备划重点

1. 推荐信找专业课老师写更合适,最好选择带过你做项目的导师。

2. 个人陈述避免空话,重点写具体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细节。

3. 今年开始新增材料真实性承诺书,千万别借用他人成果充数。

三年有个新变化要注意,部分工科学院开始看重专利和软著申请。有同学凭实用新型专利成功逆袭,这说明除了传统竞赛,创新实践也越来越受重视。

学姐提醒大家,每年9月初教务处会发布最新细则,现在可以先按往年的标准准备。自测后发现某方面稍有欠缺的同学也别慌,暑假期间还能参加高校夏令营补足经历。准备好相关材料,8月底记得多留意学院官网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