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南京高校的学弟学妹都在私信问我,"学姐,我们学校保研名额到底怎么算的?"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给大家说点实在话。

先说个真实案例,去年南师大的小王,专业排名第8,本以为保研无望。结果他靠着竞赛加分和专利成果,硬是挤进了保研名单。这说明保研不只看成绩单,南京高校的推免规则都有门道。

南京地区保研名额最多的5所高校,按往届数据排序是,

1. 南京大学(约22%保研率)

2. 东南大学(工科保研大户)

3. 南航南理工(军工背景有优势)

4. 河海大学(特色专业保研倾斜)

5.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类保研率高)

想拿到保研资格,这三个准备阶段要记牢,

大三上学期,刷高专业课成绩,参加A类竞赛

大三暑假,联系导师做课题,争取发论文

大四9月,准备好专利/获奖等附加材料

别忘了南京的同学们,很多学校有"隐性加分项"。比如南大看重学术会议经历,东大偏爱工程实践项目。去年我帮学妹修改材料时,把她的课程设计包装成实践项目,说一千,道一万成功保研东南大学。

常见问题集中回答,

Q,挂过科还能保研吗?

A,南京部分高校允许补考通过后参评,但会扣减综合分

Q,跨专业保研可行吗?

A,南大、东大都有成功案例,关键要提前联系目标院系

Q,保研失败还能考研吗?

A,南京高校推免结果公布在考研报名前,完全来得及

有传言说南京要缩减保研名额,经核实这是误传。相反,2024年南京多所高校新增了"新工科"保研专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专业名额增加15%左右。

南京高校保研面试十大高频问题

南京高校保研面试十大高频问题

一、“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吧?”

别小看这个问题,它决定了考官对你的第一印象。重点突出学术经历、科研项目或竞赛成果,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例子,“我是XX专业的小李,绩点排名前5%,参与过省级大创项目,负责数据分析部分,成果在《XX期刊》发表。平时喜欢钻研编程,独立开发过一个小型校园管理系统。”

“躲坑”,避免流水账式介绍家庭背景、兴趣爱好(除非与专业相关)。

二、“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专业?”

考官想听的是真诚且有准备的回答。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实验室、导师研究方向或学科优势。

例子,“南大的XX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多个国家级项目,我读过张教授关于机器学习的论文,特别希望能在他的团队中深入研究算法优化。”

三、“你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即使没有明确课题,也要展示清晰的学术思考。可以从本科研究延伸,或结合导师方向提出设想。

参考模板,“我关注到贵校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计划从锂电池的电极材料改性入手,尝试用XX方法提升储能效率。后期希望能拓展到产业化应用层面。”

四、“专业基础知识怎么答?”

问题可能来自专业课或前沿热点。比如计算机专业常问,“解释一下哈希表的工作原理?”

技巧,用“理论+实际应用”的方式回答。比如先说明哈希表的定义,再举例“像Python字典的键值对存储就是典型应用”。

五、“本科阶段做过哪些科研项目?”

重点描述个人贡献和收获,而非单纯罗列项目名称。

例子,“在‘城市交通流量预测’项目中,我负责搭建LSTM模型,发现原始数据存在噪声,通过滑动平均法处理后准确率提升了12%。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数据清洗的重要性。”

六、“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

分阶段说明目标,显得更有条理。比如,“第一年夯实理论基础,跟进课题组项目;第二年确定研究方向,争取发一篇SCI;第三年深化课题,为读博或行业应用做准备。”

七、“你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要匹配科研需求,比如“逻辑性强”“抗压能力好”;缺点选无伤大雅且正在改进的,比如“有时追求细节导致效率偏低,正在用时间管理工具调整”。

八、“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

千万别硬编!可以说,“这个问题我目前了解不够深入,面试结束后我会查阅XX资料/向导师请教,尽快补上知识盲区。”

九、“团队合作中产生分歧怎么处理?”

用具体案例说明沟通能力。比如,“在数学建模比赛时,我和队友对模型选择有争议,对了通过分头测试两种方案的数据结果,用实际效果达成一致。”

十、“读过哪些专业书籍/论文?”

提前准备1-2篇深度阅读的材料,说出核心观点和你的思考。比如,“我在读《深度学习入门》,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很感兴趣,尝试复现了书中的图像分类案例,准确率达到85%。”

学姐提醒,面试时保持自然,回答问题条理清晰,遇到压力题也别慌。南京高校的老师更看重你的潜力和态度,稳住心态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