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厦大校园里总能看到抱着材料袋奔走的保研er们。作为985高校中的"颜值担当",厦大推免生的去向一直是学弟学妹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天就带大家盘点那些接收厦大保研生的热门院校,全是“懂行的人”用简历趟出来的真实路径!
第一梯队必然是清北复交浙。以2023年数据为例,厦大经院有12人推免至北大光华,化学化工学院有8人进入清华深圳研究院。这些顶级院校特别青睐厦大的优势学科,比如统计学推免到人大统计学院的比例常年保持在15%左右。
第二梯队是同层次的985兄弟院校。武大新传院、中山岭南学院、南开金融学院等都是热门选择。有个有趣现象,厦大海洋学科的学生特别受中国海洋大学欢迎,去年有6位同学通过"交叉保研"去了青岛。
第三类是不能忽视的科研院所。中科院各研究所每年接收厦大保研生约50人,特别是近物所和自动化所。今年有位环境工程的学姐,凭借在翔安校区做的红树林研究,成功保研到中科院南海所。
别忘了大家关注"隐性福利"。像上海财经大学对厦大会计专业有推免绿色通道,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更是给厦大学生预留了固定名额。建议多向直系学长打听,很多机会就藏在院系间的合作备忘录里。
选择院校时要牢记三点,一看导师课题组是否与本科研究方向衔接,二看往届师兄师姐就业去向,三要实地考察实验室条件。去年有位学长就是去了南京某高校才发现仪器设备老旧,后悔没提前调研。
厦大保研需要什么条件?
一、成绩是硬门槛
1. 专业排名必须够硬
厦大保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专业排名前15%-20%(不同院系有浮动),说白了就是得挤进班级或年级的“学霸区”。比如外文学院去年要求前15%,而理工科部分专业放宽到前20%。
2. 不能有挂科黑历史
从大一到大三,所有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都不能挂科。哪怕是体育课挂了补考过了,也会影响资格评定,这点特别容易踩坑。
3. 绩点要亮眼
虽然不同专业绩点算法有差异,但想稳拿保研资格,3.5/4.0以上的绩点才算保险。热门专业像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前几名的绩点能卷到3.8以上。
二、英语是隐形门槛
厦大保研对英语的要求很实在,
四级至少460分
或者六级425分打底
托福80+/雅思6.0+也能替代
但要注意,经管类、外文类专业实际录取时,六级550+才算有竞争力。去年新传学院有个同学六级528分,面试时就被导师重点问了英语能力。
三、加分项得抓牢
1. 学术竞赛别错过
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英赛这些A类赛事,拿到国家级奖项能直接加0.5-1分。去年化学化工学院有个团队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特等奖,成功逆袭保研。
2. 科研经历要实打实
跟着导师做课题、发论文才是真加分。哪怕是二作、三作的普刊论文,也比空白简历强。医学院去年有个同学跟着导师参与过2项省级课题,面试时优势明显。
3. 社会实践要有特色
支教、大型赛会志愿者这些经历,既能丰富简历又能体现综合素质。比如参与过金砖国家志愿者服务的同学,在面试时更容易被记住。
四、具体流程别踩坑
1. 大三下学期就要动起来
5-6月关注学院通知,7月准备材料,9月正式提交申请。千万别等到大四开学才着急,材料准备至少要留出1个月时间。
2. 推荐信要找对人
别光找职称高的教授,要找真正了解你的专业课老师。去年有同学让院长写推荐信,结果面试时老师发现推荐人对学生并不熟悉,反而扣了印象分。
3. 面试准备要精准
厦大面试爱问专业前沿问题。比如人工智能专业可能会问,“你怎么看当前自然语言处理的伦理问题?”提前收集目标导师近3年的论文方向特别重要。
五、特殊情况要注意
1. 支教保研另辟蹊径
成绩排名放宽到前50%,但需要参加西部支教1年。适合有教育情怀且成绩中上的同学,每年约有15个名额。
2. 科创保研看硬实力
在核心期刊以一作身份发表论文,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走特殊渠道。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去年就有同学凭SCI二区论文保研成功。
3. 跨专业保研有门道
需要修满目标专业6-8门核心课程,且获得对方院系同意。比如想从海洋生物跨到环境科学,最好提前旁听相关课程并联系导师。
学姐提醒各位同学,厦大各院系的保研细则每年会有微调,一定要盯紧教务处官网通知。有疑问直接打电话问教务老师最靠谱,千万别自己瞎琢磨耽误事。准备好材料就早点联系导师,厦大好的导师名额可是靠抢的!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