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南邮大三同学的私信,"学长,本校保研复试是不是走个过场?""听说去年有人复试被刷是真的吗?"作为经历过保研全流程的老学长,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2025年南邮保研复试的实况。

先划重点,本校保研复试淘汰率去年达到了12%!特别是计算机院和通信院,有同学专业课测试栽在实操环节,还有英语口语卡在专业文献翻译上。说好的"亲儿子"待遇呢?其实学校现在越来越看重学生真实水平,去年光电院就刷掉了3个绩点3.8+但面试表现拉胯的同学。

复试三大核心环节得盯紧,

1. 专业课笔试新增了限时编程题(计算机类)和电路设计实操(电子类)

2. 英语考核不再是简单自我介绍,要现场翻译导师论文摘要

3. 综合面试必问的死亡问题,"为什么选择本校而不是外推?"

给2025届的实用建议,

提前联系实验室师兄姐要近三年复试真题

重点复习大三专业课,特别是信号与系统、数电这些核心课

准备3分钟英文版科研经历介绍(比自我介绍更实用)

带上课程设计实物或获奖证书复印件(加分项!)

我强调一点,今年新出的"导师双选系统"要在复试前填好意向,千万别等到拟录取后再联系!去年通院某导师组提前招满,导致3个过线同学被迫调剂方向。

常见误区纠正,

× 觉得面试随便聊聊就行 → 其实有结构化评分表

× 以为本校生有保护政策 → 实际是差额淘汰制

× 准备太多社团经历 → 导师更关心科研潜力

Q,挂过科还能保研吗?

A,只要补考通过且在保研名单内,不影响复试资格,但可能会被重点提问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2024届张同学(化名)总评第5,复试前突击准备项目经历,面试时把课程设计的物联网系统直接搬到现场演示,最终逆袭拿到通院优营名额。记住,准备永远不嫌早!

南邮保研材料准备最容易踩的5个雷区

南邮保研材料准备最容易踩的5个雷区

一、材料清单“缺斤少两”,临时补漏急到哭

南邮保研对材料的完整性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成绩单必须加盖教务处公章,排名证明需要明确标注专业人数,推荐信要用学校指定模板……但每年都有同学因为漏交某个材料,或者文件版本不对,导致初审直接被刷。

建议,

提前向南邮研招办或学院确认最新材料清单,别直接用往年的模板。

把每份材料按顺序列成表格,提交前逐项打钩核对。

电子版材料注意命名格式(如,姓名+专业+成绩单),避免乱码或混淆。

二、成绩单“踩红线”,差点丢资格

南邮保研对成绩的要求很明确,必修课无挂科、平均分不低于80分(部分专业更高)。但有些同学因为一两门选修课挂科,或者大一的低分课程拉低整体绩点,结果卡在门槛上。

注意点,

如果挂过选修课,尽早联系教务处确认是否影响保研资格。

大三下学期成绩尤为重要,很多同学靠对了一学期的冲刺逆袭排名。

千万别忽视体测成绩!曾有同学因体测不达标被一票否决。

三、推荐信“随便凑数”,导师看了直摇头

推荐信不是“走形式”!南邮导师特别看重推荐人的专业关联性和评价细节。比如,找一位教过你专业课且指导过项目的老师,远比找一位职称高但对你毫无了解的院长更有说服力。

“躲雷”技巧,

提前和推荐老师沟通,明确你的保研方向和优势。

避免推荐信内容千篇一律,最好结合具体事例(如竞赛获奖、课题表现)。

纸质版推荐信务必检查签名和日期,电子版注意扫描清晰度。

四、个人陈述写成“流水账”,亮点全埋没

“本人热爱学习,团结同学……”这种套话在南邮保研材料中毫无竞争力。导师想看到的是你的专业潜力、科研经历和未来规划。比如,参与过实验室项目的同学,一定要写明具体承担的工作和成果;有专利或论文的,直接标出创新点。

关键点,

开头用一句话个人觉得核心优势(例,三年国奖+两项国家级竞赛经历)。

用数据说话,比如“独立完成5个通信系统仿真案例”比“擅长编程”更具体。

结尾结合南邮导师的研究方向,表达明确的读研意愿。

五、材料排版“花里胡哨”,一眼劝退审核老师

你以为设计个酷炫的封面就能加分?实际上,南邮材料审核更看重内容的规范性和可读性。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位同学用彩色艺术字写个人陈述,结果系统扫描后全是乱码,直接判定格式不合格。

排版原则,

所有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页边距调整适中。

字体用宋体/楷体,字号小四或五号,行距1.5倍。

扫描件务必清晰,避免反光、歪斜或缺页。

保研材料就像你的“简历”,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你的态度和能力。避开这五个雷区,认真打磨每一份材料,才能在南邮激烈的保研竞争中稳稳上岸。学姐提醒一句,尽早准备!别等到截止前三天才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