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保研同学的私信,"2025年推免系统开放后,第一志愿到底该怎么填?"作为经历过推免的老学长,必须给大家划重点!
今年有个新变化要特别注意,部分院校开始实行"志愿锁定制"。简单说就是填了某个学校的第一志愿,48小时内不能修改。去年隔壁班小王就吃了大亏,手快填了某985的冷门专业,结果错过心仪专业的补录机会。
填报第一志愿记住三个黄金法则,
1. 梯度要拉开,建议按"冲-稳-保"三个档次选3所学校
2. 查清导师指标,有些显示招5人的专业,实际已内定3个本校生
3. 备好备选方案,提前联系2-3位不同导师,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特别注意!今年这些院校有特殊要求,
中山大学医学院,只接受夏令营优秀营员作为第一志愿
西安交大计算机,要求六级580+或雅思6.5
北师大教育学,必须提交10分钟说课视频
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材料提交时间。去年有同学卡着截止日交材料,结果系统崩溃导致错失资格。建议至少提前3天完成网申,纸质材料要走顺丰特快,千万别用普通快递。
要是现在还没拿到理想offer也别慌,9月28日推免系统开放后的72小时才是决胜时刻。记得保持手机畅通,很多补录通知都是电话通知,去年我室友就是在食堂吃饭时接到复旦的补录电话。
推免系统开放后的黄金72小时操作诀窍
前24小时,系统刚开,先稳住别乱填
1. 别急着点“提交”
系统刚开放时,服务器压力大,卡顿、闪退都是常事。建议先登录系统,把个人信息、成绩单、获奖证明这些基础资料逐项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暂时保存草稿。尤其是证件照片、身份证扫描件,提前压缩到规定大小(通常1MB以内),避免上传失败。
2. 志愿填报,先保底,再冲刺
别一口气全填“梦校”,系统允许填报多个平行志愿,但建议分梯度操作,
第一志愿,冲一冲有把握的“跳一跳能够到”的学校;
第二志愿,选稳妥的保底院校;
第三志愿,留一个“捡漏”机会(比如往年竞争较小的院校)。
注意!部分院校要求“专硕”和“学硕”分开填报,一定看清系统提示。
3. 联系导师,黄金时间别错过
系统提交后,立马给目标导师发邮件!这时候导师邮箱还没被塞爆,你的邮件更容易被看到。邮件标题直接写,“推免申请-XXX大学XXX专业-姓名”,正文简明扼要,
一句话自我介绍(学校、专业、排名);
附上简历和成绩单(PDF格式);
末尾加一句“期待您的指导,已申请贵校推免名额”。
24-48小时,盯紧进度,主动出击
1. 材料审核,别干等通知
有些学校审核快,有些慢,千万别被动等结果。每隔6-8小时登录系统看一眼进度,如果显示“待补充材料”,立刻处理!比如推荐信签名漏了、成绩单公章不清晰,赶紧联系教务处重新开。
2. 复试通知,秒回确认
一旦收到复试邮件或短信,10分钟内回复确认!尤其是热门院校,名额可能按确认顺序优先安排。如果同时收到多所学校复试,按“冲-稳-保”的顺序优先接受,但注意别超院校规定的上限(比如最多接受3个)。
3. 导师跟进,电话比邮件更有效
如果之前发邮件没回复,直接打院系办公室电话(官网找号码),礼貌询问,“老师好,我是申请推免的XXX,想确认下材料是否齐全?”这招能刷存在感,还可能打听到审核进度。
48-72小时,临门一脚,细节定成败
1. 复试准备,突击核心课+专业热点
收到复试通知后,优先复习专业核心课的基础概念(比如计算机专业重点刷数据结构、算法题),再快速过一遍近半年的学科热点(比如人工智能方向准备ChatGPT相关技术明细)。
2. 设备调试,双机位别翻车
线上复试的,提前用支架固定好手机(第二机位),摄像头对准侧后方45度,确保上半身和桌面入境。找个网速快的房间,用网线直连电脑,别依赖WiFi!
3. 心态调整,应对突发状况
如果系统崩溃,立刻截图保存报错页面,联系招生办说明情况;
志愿被拒?马上补填其他院校,尤其是下午5点后,有些学校会放出补录名额;
遇到考官压力面试,牢记“不怼不杠”,实在答不上来就说,“这方面我了解还不够深入,面试结束后会立刻补学”。
学姐提醒几个坑
别在群里讨论自己填了哪些学校,小心被“截胡”;
推荐信一定找签过字的老师再确认一遍,避免系统关闭前联系不上;
志愿锁定后,如果没被录取,24小时内可转投其他学校,别错过解锁时间。
这72小时拼的是执行力,但也别熬通宵。定好闹钟,该吃吃该睡睡,保持脑子清醒比啥都重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