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同学的私信,都在问北大汇丰2025年的保研情况。作为“懂行的人”,我专门翻了官网公告,跟在校生聊了聊,把大家最关心的信息整理成这份干货攻略。
先说排名规则这事儿。北大汇丰的保研从来不是只看绩点,今年特别强调了"三三制",专业课成绩占30%,科研实践占30%,面试表现占40%。有个认识的学妹,绩点3.8排专业前5%,结果因为没参加暑期科研营,对了被反超了两位。所以提醒大家,9月前的那些实践活动,能参加尽量别错过。
材料准备要注意两个新变化。一是推荐信必须有一封来自企业导师,往年都是学术推荐信就行;二是英语成绩新增了多邻国115分的选项,这对雅思卡在6.5的同学是个好消息。建议现在就联系实习单位领导写推荐信,别等到8月底扎堆。
时间节点千万记牢,6月15日开放预报名,7月10日截止材料提交,8月20日公布初审名单。去年有个哥们儿把材料寄送当成快递签收就行,结果漏了官网确认环节,直接初审都没过。今年系统新增了材料状态实时查询功能,记得每天刷两遍。
对了说三个“躲坑”建议,第一,个人陈述别写假大空的职业规划,要具体到"未来三年想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定量研究";第二,跨专业同学重点准备计量经济学基础,面试必问;第三,关注学院公众号的直播答疑,每周三晚8点有老师在线解答。
北大汇丰保研面试常见问题汇总
保研面试开场通常会围绕个人经历展开,问题比较直接。比如,
1. “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本科专业和核心课程?”
回答时别只罗列课程名称,重点说明这些课程如何与申请方向相关。比如报考金融硕士,可以强调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成绩或实践应用。
2. “为什么选择北大汇丰?”
提前了解学院特色,比如国际化培养模式、双导师制等,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避免笼统回答“学校名气大”。
3. “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要具体,比如“数据分析能力强,曾用Python完成某项目”;缺点避免说致命短板,可提“时间管理正在改进中”,并举例如何调整。
面试官喜欢考察学术潜力和研究思维,常见问题包括,
1. “本科期间有没有参与科研项目或论文?”
即使没有正式论文,也可描述课程设计、调研经历。重点突出你的角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收获。
2. “如果让你研究一个课题,你会怎么设计框架?”
建议提前准备1-2个感兴趣的方向,按“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数据来源—预期结论”的逻辑回答,展现条理性。
3. “读过哪些专业书籍或文献?有什么启发?”
选1-2本与申请领域相关的书,简述核心观点,并联系实际案例或自身思考,避免照搬豆瓣书评。
三、职业规划和未来方向
北大汇丰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类问题出现频率高,
1. “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分阶段回答,比如“短期希望在某领域深耕,长期希望成为行业顾问”。结合学院资源,比如实习合作企业、校友网络等。
2. “如果行业环境变化,你的计划如何调整?”
体现灵活性和学习能力,例如“持续关注政策动向,同时通过选修课程补充新技能”。
3. “是否有创业想法?”
如实回答,若有,简要说明方向;若暂无,可强调“先积累行业经验再考虑”。
四、对北大汇丰的了解
这类问题考察你是否真的了解学院,而非盲目报考,
1. “你最喜欢汇丰的哪门课程或哪个项目?”
官网查阅课程设置,比如“公司金融实战”“国际交流项目”,结合兴趣说明原因。
2. “如果录取,你想加入哪些学生组织或活动?”
提具体社团,如“金融协会”“案例大赛”,展现主动融入校园的态度。
五、其他高频问题
1. “压力大的时候如何调节?”
举例说明实际方法,比如运动、与导师沟通,避免假大空的“保持乐观”。
2. “你觉得自己和其他申请者相比,优势在哪?”
用事实支撑,比如“跨学科背景”或“某实习中的突出成果”,避免空谈“勤奋好学”。
说一千,道一万的小技巧,
回答问题控制在2分钟内,避免啰嗦或跑题。
提前模拟面试,找同学或导师提问,录音后复盘表情和语速。
遇到不会的问题,坦诚承认并尝试分析,比硬凑答案更加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你理清思路,面试时保持真诚和自信,效果往往比套路更重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