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几个财税专业的学弟学妹,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央财税保研到底该怎么准备?"作为“上岸人”,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2025年推免那些事。去年我们系有个学霸,GPA3.9却因为材料漏交错失机会,这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首先得搞明白时间节点。去年财税学院的预推免系统是8月20号开放的,比前年提前了整整一周。建议从大三寒假开始准备,重点盯住这三样,专业课成绩单、导师推荐信、科研立项证明。有个小技巧,提前联系在读学长要去年材料模板,能省不少事。
面试环节最怕遇到实务题。去年有道题是"分析跨境电商增值税新政",不少同学只背了条文,结果被追问具体案例就卡壳了。建议大家关注税务总局官网,每周抽两小时看政策盘懂。今年新出的留抵退税实施细则,极有可能成为考察重点。
千万别踩这三个坑,1)死磕专业课忽略英语,去年面试增加了专业文献翻译环节;2)只准备理论不懂实务,考官特别爱问"假如你是基层税务员"这类情景题;3)材料装订太花哨,教务老师明确说过简装双面打印最稳妥。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位同学在个人陈述里写了参与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调研",结果考官当场要求出示调研数据,幸亏他手机里存着原始资料。这说明两点,经历必须真实,重要资料随身带。
学姐提醒大家,今年财税学院新增了"数字税收"研究方向,推免面试可能会涉及区块链电子发票、智慧税务等内容。有空可以看看《中国税务报》的数字化转型专题,绝对会有帮助。
央财税保研面试十大高频问题
央财税保研面试竞争激烈,导师们的问题往往直击核心。想脱颖而出,提前摸清高频问题的回答套路是关键。下面这10个问题,照着准备准没错!
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别把自我介绍变成“流水账”!重点突出和财税、科研相关的经历。比如,“我叫XX,本科主修财政学,连续两年参与校级课题,其中一项关于地方税收结构的调研获评优秀成果。课余时间在XX税务局实习,协助完成小微企业减税政策落地评估。” 用具体例子证明你的能力,比空谈“热爱学习”更有说服力。
二、为什么选择财税/保险研究方向?
导师想听的是“真实动机”,别硬扯“为国家做贡献”。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大三时参与农村医保调研,发现基层报销流程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财税工具优化资源配置。” 如果能提到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比如数字经济税收),会更加分。
三、本科期间的研究经历是什么?
哪怕只做过课程论文,也要讲清楚逻辑。例如,“我和团队研究过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制造业的影响,通过采集长三角地区企业数据,发现减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比大型企业高15%。” 关键要体现你的分析能力,而不是成果多牛。
四、未来三年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切忌假大空!给出明确方向,“我希望围绕数字服务税的国际协调机制展开研究,比如欧盟‘数字税’草案对国内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影响。” 最好提前查阅报考院校的近期课题,贴合对方的研究重点。
五、关注的财税热点是什么?
2023年重点关注这三个方向,
1. 房地产税试点,比如“存量房征税对二三线城市地方债的缓解作用”
2.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例如“三孩家庭教育扣除标准是否应差异化”
3. 碳税与绿色金融,结合欧盟碳边境税谈国内政策衔接
回答时记得带数据,“根据财政部XX报告,2022年环保税收入同比增长24%,但企业减排技术投入占比不足5%,这说明…”
六、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举实例比表决心有用!可以说,“之前做税收数据分析时,部分县市公开数据不全。我通过比对统计年鉴、政府招标信息等多源数据,用插值法估算缺失值,最终误差控制在3%以内。” 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你的专业基础如何?
别光说“学过XX课程”,要体现深度。比如,“《财政学》课程中,我对‘粘蝇纸效应’特别感兴趣,曾用2016-2020年转移支付数据验证地方政府是否存在‘财政幻觉’。” 如果跨专业,重点说明自学了哪些核心课程(如《税收经济学》)。
八、实习经历和科研有什么联系?
举个例子,“在XX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时,我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认定标准模糊的问题。这促使我在学年论文中探讨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九、如何理解团队合作中的分歧?
用STAR法则描述场景,“课题组讨论增值税改革方向时,我和队友在‘渐进式并档’还是‘一步到位’上有分歧。我们分别模拟了两种方案对服务业税负的影响,最终用数据说服对方采纳了折中方案。” 重点展示沟通方式,而非结果。
十、怎样看待当前地方财政压力?
结合最新政策,“2023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同比增长10%,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三保’支出压力。我认为要‘开源’与‘节流’并行,比如探索PPP模式在民生领域的合规应用,同时建立专项债‘借、用、管、还’全周期评估机制。”
准备面试时,记住三个原则,数据比观点重要,细节比空谈有用,真诚比套路得分。对着镜子多练几次,把“答题感”变成“交流感”,offer自然水到渠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