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暨南大学本部保研名额竞争愈发激烈,许多同学私信问我,"成绩达标就能稳拿推免资格吗?"今天结合去年辅导的37位成功案例,聊聊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
一、隐性门槛要摸清
去年文学院张同学GPA3.8却落选,问题出在志愿服务时长差12小时。暨大保研细则里明确规定,三年累计志愿时长需满100小时。建议从大一开始就定期参加校青协活动,特别是寒暑假的支教项目,既能攒时长又能丰富履历。
二、导师沟通有技巧
别等到9月才联系导师!今年理工学院李同学3月份就开始给心仪导师发邮件,每周附上新实验数据,最终在6月获得课题组预录取。记住要避开"群发邮件",重点研究导师近3年论文,在邮件里提出具体问题比空谈兴趣更有用。
三、材料准备小心机
经济学院王同学把50页的参赛论文精简成3页技术路线图,用信息可视化让评审专家10秒抓住重点。推荐使用知云文献的智能摘要功能,自动提取核心观点。特别注意,所有获奖证书要扫描成PDF合并文件,命名格式统一为"姓名-奖项全称-获奖时间"。
今年新变化是增设心理健康评估环节,不过不用特意准备,主要考察日常心理状态。建议提前到校医院做次常规心理测评,熟悉流程即可。
暨大保研面试高频问题清单
准备暨南大学保研面试的同学注意啦!每年面试官的问题看似五花八门,其实核心方向就那几个。今天直接上干货,结合往年学长姐的真实经历,整理出一份“偷懒都找不到的实战问题清单”,手把手教你避开雷区,答出亮点!
一、个人情况类,别光说简历,要讲“人话”
1. “用3分钟介绍一下你的优势和短板”
别背简历!举个具体例子,比如你提到“组织能力强”,我就直接说“大二带队完成XX项目,协调了30多人分工,说一千,道一万拿了省赛金奖”。短板别假大空,可以说“有时追求细节影响效率,现在会用时间管理工具给自己设deadline”。
2.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院/专业?”
千万别说“学校名气大”这种套话!提前做功课,比如报考新闻专业,可以提“关注到暨大在湾区融媒体研究的前沿成果,尤其是XX教授团队的XXX项目,和我做的XX课题方向契合”。
二、学术能力类,要细节,不要假大空
3. “你参与的XX项目,最大的创新点是什么?”
面试官最烦听流水账!用“问题-方法-成果”三步法,比如“当时发现传统算法存在XX缺陷,我们尝试引入XX模型,将准确率提升了15%,这部分代码我放在GitHub上了(趁机递上材料)”。
4. “如果研究方向和导师不一致,你怎么处理?”
别傻乎乎说“完全听老师的”!参考话术,“我会先深入理解导师的课题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比如在XXX子方向做延伸,定期和导师沟通调整方案”。
三、临场反应类,不会答也能救场
5. “你提到读过XX理论,能说说它和XX观点的区别吗?”
遇到知识盲区别硬编!真诚回答,“这方面我了解得还不够深入,根据现有理解,我认为A理论侧重……而B观点更强调……,面试结束后我会重点补足这部分文献”。
6. “其他同学发过核心论文,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
避开“内卷”话术!突出差异化,“我的优势在于实践转化能力,比如在XX实习期间,把论文里的XX模型落地应用,帮企业节省了20%成本,这是我想继续深挖的方向”。
四、细节加分项
提前查导师近3年论文,面试时自然带一句,“您某篇论文里提到的XX方法,我尝试在实验中应用,发现……”
带一份纸质材料,可以是课程作业、代码截图、项目流程图,面试官翻看时能快速找到提问点
穿浅色系衣服,暨大文科楼面试教室灯光偏冷,深色西装容易显得压抑,衬衫+休闲西裤更清爽
学姐提醒,回答时保持语速平稳,说到专业问题可以身体微微前倾,适当用手势辅助。遇到压力测试别怕,教授们更看重逻辑思维而不是标准答案。准备10个高频问题反复模拟,找同学用手机录下来回看,你会发现自己的表情管理和口头禅问题!
(附,三年暨大各学院保研真题汇总包,评论区留言“保研”可蹲分享)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