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保研季,福州大学的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怎么稳妥拿到厦门大学的推免资格。作为经历过保研全流程的“老江湖”,今天给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先说个数据,去年厦大接收外校推免生中,福大学生占比12%,这个比例在福建高校里可是独一份的。
保研准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硬指标,GPA必须稳住前15%。有个大三学妹去年3.87的绩点卡在第16%的位置,对了硬是靠挑战杯国赛金奖补上了短板。这里提醒大家,创新创业大赛、核心期刊论文这些加分项,最好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筹备。
第二步是材料包装有门道。个人陈述千万别写成流水账,重点突出科研潜力。去年有个机械专业的学长,把本科期间拆装无人机的经历写成"小型飞行器结构优化实践",直接戳中导师兴趣点。推荐信要找真正了解你的教授写,模板化的套话反而减分。
最关键的是夏令营面试环节。厦大经管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英语问答环节说满3分钟以上的通过率高出40%。去年参加面试的小王学姐透露,她被问到"如何看待新零售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时,结合福州本土企业案例侃侃而谈,当场就有导师递出橄榄枝。
这里我强调一点三点别上当攻略,
1. 4月份务必确认自己学院的推免政策有没有变动
2. 6月联系导师时,附件一定要附上课程设计作品集
3. 系统填报时千万别同时接受多个预录取,会直接被拉黑名单
对了说个冷知识,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和海洋与地球学院,近两年推免生源有向福建本地倾斜的趋势。想跨专业保研的同学,不妨关注这两个学院的交叉学科方向。
厦门大学推免生导师最看重的三个能力
一、能沉下心搞学术的"耐烦劲儿"
别以为保研只看绩点和论文数量,导师们更在意你是否真能在实验室"坐得住"。举个例子,去年化学系张教授就提到,"有个学生本科阶段就参与过三个课题,但面试时问他实验细节,连重复实验的数据偏差原因都说不清。"说白了,导师想找的是能踏实跟进长期研究的人,不是简历上的"刷分党"。
怎么体现这项能力?试试这些方法,
1. 在个人陈述里详细描述参与过的研究项目(哪怕只是打下手),重点说明你负责的具体环节
3. 面试时带上实验记录本或调研笔记(注意别涉密),这比空口说热爱科研更有说服力
二、能把复杂问题说简单的表达能力
厦大海洋学科的王导师说过,"有些学生汇报时满口专业术语,连组里博士生都听不懂,这怎么合作?"导师特别看重学生能否用通俗语言讲清专业问题,这关系到后续组会交流、论文撰写甚至项目申报。
练好这项能力有诀窍,
日常多参加学术沙龙,尝试用"给外行讲解"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研究
在邮件联系导师时,避免大段摘抄文献,用自己的话概括研究兴趣点
面试遇到专业问题时,先理清逻辑框架再回答,别急着堆砌知识点
三、遇事不慌的灵活应变力
去年经院推免面试有个经典案例,导师临时让考生用计量经济学原理解释食堂排队现象。结果多数人卡在理论公式,只有一位女生用回归分析思路,结合窗口数量、下课时间等实际方面分析,对了成功入选。这种把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导师们特别青睐。
培养这种能力要趁早,
1. 关注本专业的社会热点,试着用专业知识盘透(比如金融学生分析社区团购的定价策略)
2. 参加跨学科竞赛或创新项目,逼自己跳出固定思维
3. 平时多向不同专业同学请教,锻炼多角度思考能力
准备推免的同学还要注意,厦大导师普遍喜欢"主动型"学生。有位计算机系的学长分享经验,"我提前两个月就把导师近五年论文里的算法复现了一遍,面试时直接展示改进方案,当场就收到进组邀请。"这种带着具体想法联系导师的方式,比群发套话邮件有效得多。
学姐提醒大家,不同院系的导师关注点会有差异。比如新闻传播学院更看重社会调研能力,航空航天学院则侧重工程实践经历。建议多看看学院官网的课题组介绍,或者通过厦大贴吧、知乎找到直系学长学姐取经。准备材料时切忌"一份简历投全院",针对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微调内容,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