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学弟学妹的私信:"保研数学到底有没有笔试?"作为经历过5所985高校推免考核的“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先给结论:不同院校要求天差地别!去年我参加清华经管考核时,数学笔试难度直逼考研数学一,而同济大学则完全取消了笔试环节。
第一种情况:传统理工强校必考
像清华、中科大、哈工大这类老牌理工院校,90%的专业保研都有数学笔试。我整理过近3年的数据:清华自动化系笔试占考核总分40%,题目类型主要是高等数学证明题+线性代数应用题,去年有道题直接用了张宇考研教材的原题变形。
第二种情况:交叉学科看院系
经济金融、管理科学这类交叉学科最让人头疼。北大光华从2022年开始取消笔试,但上交安泰反而新增了数学建模测试。有个取巧的办法:直接打学院研招办电话问!去年我帮学妹问出武大经管院的内部消息——笔试只考统计学基础,复习重点立马明确。
第三种情况:特殊培养计划单独考
注意各校的"直博计划""硕博连读"项目!浙大工程师学院的"卓越计划"就有加试环节,考的是矩阵分析和数值分析。去年我室友就栽在这儿,他以为和普通推免考的一样,结果看到试卷直接懵了。
我强调一点3个血泪教训:
1. 6-8月务必刷完目标院校近3年考研数学真题
2. 带错计算器被取消资格的真事:南大去年明确规定只能带卡西欧fx-991CNX
3. 笔试不及格直接出局:中科院某所去年56人参加考核,12人因数学笔试不过60分被一票否决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好消息:超过70%的211院校已取消纯数学笔试,改为综合能力测试。但想要冲刺顶尖名校,数学这道坎必须过。建议现在开始每天保持2小时数学训练,重点吃透同济版高数课后习题。
保研面试会问数学题吗?现场做题怎么办?
举个例子,去年有位自动化专业的同学在面试时,老师直接在白板上出了道微分方程题,要求他当场写出解题思路。而文科类专业相对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但个别交叉学科(比如心理学量化研究方向)也可能涉及基础数学概念考察。
注意点:提前打听目标院校的面试风格很重要。有些学校喜欢考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题,比如计算机专业问算法中的数学原理,土木专业考力学计算中的公式推导。
二、遇到现场做题别慌的应对技巧
1. 基础题型别丢分
老师出的题目通常不会超纲,重点考查三类能力:
数学公式的实际应用(如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
基本定理的推导过程(例如中值定理的证明思路)
专业相关数学模型的理解(机械专业常考受力分析计算)
2. 解题时的表达艺术
遇到没见过的题别我就直接说"不会",试试这么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之前理解得不够透彻,能否先说说我的初步思路?"然后分步骤展示思考过程,比如:
1. 先写已知条件
2. 回忆相关定理
3. 尝试建立解题框架
3. 实用小妙招
带根笔在手上写公式(进场前擦掉),紧张时瞄一眼能定神
遇到复杂计算先估算数量级,向老师确认计算方向是否正确
用画图辅助讲解,比如几何题随手画个坐标系
三、这些准备让你更有底气
1. 重点复习清单
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所有数学工具(如电子信息专业的傅里叶变换)
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用到的数学模型
本专业近年顶刊论文中的常用数学方法
2. 突击训练法
每天花20分钟做件事:随便翻开专业书,挑个公式倒推它的应用场景。比如看到泰勒公式,马上联想它在电路分析中的近似计算应用。这个方法能快速提升知识串联能力。
3. 心态调节秘诀
面试前一周开始,每天模拟"突发状况":让室友随机出题,用手机计时3分钟快速回答。这种刻意练习能有效缓解紧张感。
四、特殊情况处理诀窍
建议提前联系往届学长学姐,了解他们当年遇到的题目类型。有个经管专业的同学打听到导师组喜欢考计量经济学模型,提前准备了STATA软件的操作演示,面试时刚好用上,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最重要的是保持"交流感",把解题过程变成学术讨论。比如边写边说:"这里我用了参数替换法,老师您看这样处理是否合理?"既能展示思维过程,又显得从容自信。平时多对着镜子练习边写边说的节奏,避免现场出现长时间冷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