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注意啦!暨大2025年保研政策有重要调整,这份全网最接地气的拆解秘诀,帮你提前别上当少走弯路。作为带过三届保研生的“懂行的人”,今天手把手教你看懂新规变化。

先说最关键的硬指标:专业成绩门槛从85分提到87分,前5%排名要求没变。但新增了"核心课程无补考记录"这条,去年挂过高数的同学要抓紧重修了。科研加分这块变化最大,省级竞赛二等奖以上才能加分,校级项目不再计分,建议重点冲刺"挑战杯"或发核心期刊论文。

材料提交时间提前到8月20日!比往年足足早了半个月,千万别卡着ddl准备。推荐信要求变成必须有一封来自学科带头人,建议5月份就联系好导师。面试新增专业英语考核环节,准备几段本领域英文文献精读准没错。

别忘了三类同学:跨专业保研的要多修6学分相关课程;体测不及格直接取消资格;志愿服务时长要求翻倍到120小时。这些细节往年很多同学栽跟头,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说一千,道一万附上必备材料清单:专业排名证明(教务处盖章)、科研成果原件、推荐信电子签名件、英语六级520+或雅思6.5证书。建议用活页夹分类装订,千万别用订书钉!

暨南大学保研面试评分标准及常见问题汇总

暨南大学保研面试评分标准及常见问题汇总

想要顺利通过暨南大学的保研面试?这份接地气的实战门道帮你摸清门道!学长学姐亲身经历整理,带你避开常见误区,直接抓住评委老师的关注点。

一、评委最看重的5个评分维度

1. 专业底子要硬核

老师会随机抽选本专业基础题,比如新传专业可能问"如何理解媒介融合",药学专业可能涉及"靶向药物原理"。两年还流行结合时事提问,比如经济类专业可能聊"直播电商对传统零售的影响"。

2. 实践经历会加分

有实验室经历的同学重点准备:说清自己在项目中的具体贡献(比如独立完成数据采集/设计某个实验环节),切忌用"参与""协助"等模糊表述。参加过"大创""挑战杯"的,要能说清项目创新点和落地成果。

3. 临场反应有诀窍

遇到不会的问题别慌,可以用"这个问题我目前了解还不够深入,我的初步理解是..."的句式,既诚实又展现思考能力。去年有同学被问到冷门理论,巧妙关联了已学知识点作答,反而拿了高分。

4. 外语表达别翻车

英语环节常考专业文献朗读+概要复述。提前熟读本专业英文摘要的常用句式,比如生物专业多记"hypothesis""methodology"等术语。口语测试时注意语速,宁可说慢点也要保证清晰。

5. 细节印象分别丢

着装建议商务休闲款,避免oversize或夸张配饰。进门敲门、双手递材料、离座推椅子这些小动作,很可能影响评委的潜意识评分。

二、高频问题清单与应答策略

• 必问题:"用三句话介绍你的优势"

公式:学术能力+实践成果+契合度。例:"我连续三年专业排名前5%(学术),主导过省级大创项目(实践),研究方向与XX教授团队高度契合(匹配)。"

• “骗局”题:"如果落选怎么办?"

错误回答:"继续考研"或"随便找工作"。参考话术:"会认真复盘不足,同时申请其他高校相似方向,保持科研连续性。"

• 压力题:"指出你本科研究的缺陷"

应对步骤:承认局限+改进方案。例:"当时样本量确实不足,我已自学SPSS软件,计划在研究生阶段采用分层抽样完善研究。"

• 趣味题:"读过哪些非专业书籍?"

准备1-2本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拓展读物。比如申请人工智能方向,可以聊《人类简史》中关于技术革命的论述。

三、“老江湖”的三条血泪经验

1. 提前两周到教学楼踩点,熟悉教室隔音效果(去年有同学因回声听不清提问)。

2. 准备5份装订好的材料册,包含获奖证书、论文封面、专利证明的缩印件。

3. 遇到压力测试保持微笑,有位学姐被连续追问20分钟,最终因态度从容获得导师青睐。

附:面试日程划重点

• 提前40分钟到场调试电子设备(线上面试需准备手机支架+补光灯)

• 自备纸质版个人陈述(有些评委会现场要求提交)

• 带好校园卡+身份证(部分校区需刷卡进入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