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多法学生的私信:"师姐,我绩点3.6/4.0能保什么学校?""双非背景有机会推免五院四系吗?"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法学保研那些事儿。去年我带过7个学弟学妹成功保研,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些"推免洼地"院校。

先纠正个误区:保研不是学霸专利!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接收的推免生中,有28%来自双非院校;西南政法大学更夸张,推免生源里每3个就有1个是普通一本。关键要看准这三个指标——接收人数、复试淘汰率、生源偏好。

给童鞋们儿重点推荐6个性价比爆棚的院校:

1. 西北政法大学:宝藏中的战斗机!去年推免录取率61.3%,民商法、刑法专业常年招不满。特别照顾西北地区生源,复试就问些"高空抛物怎么定性"这种基础题。

2. 辽宁大学法学院:东北考生看过来!经济法专业每年稳定接收30+推免生,去年要了18个双非学生。他们有个隐性福利——通过复试的基本都给等额录取。

3. 湖南大学法学院:985里的清流!环境法方向连续3年接收推免生翻倍,去年实际报到人数还差5个名额。悄悄说,他们特别欢迎有模拟法庭经历的考生。

4.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方向简直是蓝海!去年推免生源100%录取,专业课笔试就考两道论述题。重点是可以跨专业申请,有个学社会工作的学妹去年就成功上岸了。

5. 海南大学法学院:新晋推免大户!今年刚获批法学一级博士点,国际法专业突然扩招到40人。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特别适合分数中游的同学捡漏。

6. 烟台大学法学院:想回家乡发展的重点关注!山东省内推免生有专项名额,民商法复试全程不问英语。去年有个师弟四级刚过线也成功录取了。

说几个保命技巧:

① 8月前必须搞定三件事:找本院老师写推荐信、整理竞赛证书扫描件、准备2000字个人陈述模板

② 9月填报系统时,记得把"海王院校"(像厦大、武大)和"保底院校"混着报

③ 跟目标导师发邮件千万别用群发模板,去年有个同学把"尊敬的张老师"写成"李老师"直接被pass

亲情提示下:今年推免系统开放时间可能提前到9月22日,现在就要开始整理材料了。有同学问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这么说吧,我带的7个学生里,5个都是靠"提前蹲导师"逆袭成功的。

法学保研面试必问的18个问题清单(附踩坑实录)

法学保研面试必问的18个问题清单(附踩坑实录)

一、基础题:别小看这些,答不好直接凉

1. “为什么选择法学?”

千万别背“依法治国”这种空话!说具体故事,比如:“大二参加模拟法庭,看到农民工讨薪案胜诉时,突然觉得法律真的能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2. “读研期间的研究方向?”

别张口就说“民商法”,太笼统!换成:“对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产权问题感兴趣,比如用户生成内容的归属权争议。”

3. “你最大的缺点?”

别耍小聪明说“我太追求完美”!真诚点:“有时候太纠结细节,比如写论文查资料会反复核实,导致进度慢。现在会用番茄钟强制自己分段推进。”

二、专业题:答对只是及格,答出亮点才能加分

4. “关注的立法动态?”

别只提《民法典》!试试冷门点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里,对‘老赖’限制高消费的条款,和现有措施怎么衔接?”

5. “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冲突?”

别站队!用例子破题:“像堕胎权争议,法律要平衡女性自主权和胎儿生命权,而道德立场受宗教文化影响,两者冲突恰恰推动法律迭代。”

6. “请评价一个经典案例”

别只说“罗翔讲过的张三”!提前准备小众案例,比如:“最高法指导案例183号——平台算法用工关系认定,对灵活就业群体保护有突破。”

三、灵活题:答不上也别慌,关键看思路

7. “如果研究方向和导师课题不符,怎么办?”

忌表忠心!说具体:“我的兴趣在知识产权,但您研究金融监管。其实两者交叉领域比如区块链版权交易,我很想深入探索。”

8. “你本科成绩单里某门课分数低,为什么?”

别找借口!坦率承认+进步:“刑法总论考了70分,当时没吃透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分。后来重读张明楷教材,写了篇作业被老师当范文。”

9. “其他学校也给你offer,怎么选?”

别当海王!突出匹配度:“如果有幸通过,我会优先贵校。因为X教授的实证研究方向和我的乡村法治调研经历高度契合。”

四、踩坑实录: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背书式回答”翻车现场

室友被问“读过什么法学著作”,他答《论法的精神》。老师追问:“孟德斯鸠说‘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你怎么看?”当场卡壳。

正确操作:提前精读一本冷门书,比如《送法下乡》,聊“法律本土化实践中的调解制度”。

“不懂装懂”惨遭打脸

有同学被问“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看法”,他硬扯“提高了司法效率”。老师反问:“那怎么防止被迫认罪?”直接哑火。

补救技巧:诚实说“这方面了解不深,但我理解可能要通过值班律师实质参与来保障自愿性”。

“答非所问”扣大分

面试官问“你的研究计划”,有人花了5分钟讲社会实践经历。老师冷脸:“我是问你具体的研究设计。”

“躲雷”攻略:听到问题先重复关键词:“您问的是研究计划对吗?我打算从……切入,采用……方法。”

附:剩下9个高频问题清单

10. 本科阶段最有收获的课程?

11. 参与过哪些科研项目?你承担什么角色?

12. 你对跨学科研究怎么看?(比如法经济学)

13. 未来职业规划?

14. 如何处理学术争议?(比如与导师观点不同)

15. 你的实证研究能力如何?

16. 是否掌握法律检索工具?(如北大法宝、Westlaw)

17. 如何看待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

18. 用三个词形容你自己。

保研面试就像打辩论,既要逻辑硬核,又要让人听得进去。说一千,道一万叮嘱一句:少用“我觉得”“可能吧”,换成“我的理解是”“数据表明”——气场立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