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同学私信问上交体育与传媒学院的保研情况。作为“老江湖”,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去年我们专业6个推免名额,有3个同学踩了同样的坑,对了只能临时改志愿,真的太可惜了!
首先说材料准备这个老大难。去年小王准备了整整30页作品集,结果初审没通过。后来才听说院里最看重的是短视频策划和体育赛事报道两类作品,其他类型的基本不看。建议大家重点准备2-3个完整的视频策划案,最好包含分镜脚本和传播数据。
再说面试环节。很多同学以为要秀英语,其实去年5个面试官里有3个是体育专项老师。有个学姐现场解说足球比赛片段拿了高分,后来才知道主考官是足球国家一级裁判。建议大家至少掌握一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术语,篮球、足球、田径都行。
对了说说时间规划这个隐形杀手。院里每年9月10号截止收材料,但8月25号就开始联系导师了。去年有个同学9月5号才发邮件,结果导师名额早满了。建议提前准备好三句话自我介绍模板,看到心仪导师的论文就马上联系。
这里我强调一点跨专业的同学,院里虽然写着欢迎跨保,但去年录取的8个人里6个是本专业。不过有两个同学用"体育+新媒体"的复合背景突围成功,比如有个同学做过CBA赛事直播的校园推广,这个经历就很加分。
上交推免材料怎么准备?这些细节要注意
一、材料清单别马虎,提前核对是王道
上交推免的官方要求每年可能会有细微调整,但核心材料基本固定。建议大家提前到学校官网下载最新通知,并按照以下清单逐项准备,
1. 成绩单与排名证明
成绩单必须加盖学院或教务处公章,电子版需清晰扫描。
排名证明需明确标注专业总人数及个人排名百分比(例如,前5%)。
注意, 如果学校不提供官方排名,可尝试联系辅导员或教务处开具说明。
2. 推荐信
至少两封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老师的推荐信。
推荐信内容要避免“套模板”,建议提前和老师沟通研究方向或项目经历,让推荐信更贴合个人优势。
小技巧, 推荐信用学校抬头纸打印,手写签名后扫描为PDF,显得更正式。
3. 个人陈述
重点突出科研经历、竞赛成果或专业实践,避免写成“流水账”。
上交更看重学术潜力,建议用数据说话(例如,参与XX项目,完成XX分析,发表XX论文)。
“躲坑”, 不要过度夸大,面试时老师可能会针对陈述内容提问。
4. 其他证明材料
获奖证书、论文录用通知、专利证明等,按重要性排序整理成册。
英语成绩(如六级、托福、雅思)复印件必备,尤其是理工科专业。
二、材料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坑千万别踩
1. 时间节点要卡准
上交推免系统开放后,材料提交通常只有3-5天窗口期。建议提前一周将所有材料扫描成高清PDF,按“姓名+材料名称”命名(例如,张三_成绩单),避免说一千,道一万一天系统卡顿。
2. 格式规范别忽视
单个PDF文件大小不超过10M,推荐用专业扫描软件(如“扫描全能王”)处理。
合并多个材料时,务必检查顺序是否正确,避免漏页或颠倒。
3. 推荐信的小心机
如果推荐人是业界大牛或上交校友,可在材料中备注说明,增加印象分。
提前和推荐老师确认邮箱,避免系统发送链接后老师未能及时处理。
4. 个人陈述的“隐藏加分项”
适当提及对上交导师研究方向的了解,例如,“我对XXX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XX研究很感兴趣”。
跨专业申请的同学,要重点说明原专业与申请方向的关联性(比如数学转计算机可强调建模能力)。
三、高频问题答疑
Q,成绩单上有挂科记录怎么办?
A,如果已补考通过,通常不影响推免资格,但需在个人陈述中简要说明原因(如身体原因),并强调后续课程的优异成绩。
Q,没有论文和竞赛奖项,还能申请吗?
A,上交并非唯成果论,扎实的专业基础课成绩、清晰的科研规划同样重要。可突出课程设计、实习项目等实践经历。
Q,材料提交后需要联系导师吗?
A,建议提前邮件联系意向导师,附上简历和材料摘要。导师的积极回复可能为后续面试加分。
学姐提醒, 材料准备没有“临时抱佛脚”,尽早行动才能从容应对!如果你还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