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同等学力申硕好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入学门槛低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只要符合院校要求的报名条件,就能直接申请入学

考试科目少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只有两门,分别是外国语和学科综合

分数线低

这两门考试科目满分都是100分,分数线是60分,单科成绩过线即可通过

多次补考机会

如果考生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还有多次补考机会

先学后考

考生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前,需要先参加院校的研究生课程学习,系统学习相关课程,并通过结业考试

论文答辩有指导

通过申硕考试后,还需要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数据对比

项目 同等学力申硕 其他在职研究生考试
入学方式 免试入学 需要参加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 2门 多门
分数线 60分及格 不同考试要求不同
补考机会 多次 有限

从这些方面来看,深圳同等学力申硕确实相对容易,但考生也不能掉以轻心,认真备考是顺利通过的关键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好考吗知乎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好考吗知乎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的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否能顺利通过仍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准备情况。以下是相关分析:

考试难度

1. 考试科目少: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只考两门,即外国语和学科综合

2. 及格线较低:考试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

3. 补考机会多:若某次考试未通过,可在规定年限内(一般为4-8年)多次补考

入学难度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只要符合院校的报名条件(如本科毕业且学士学位满3年),提交的材料审核通过即可入学

论文环节

通过考试后,需要完成学位论文并参加答辩。虽然论文环节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按照导师要求认真完成,通过率也较高

学校与专业差异

深圳有多所高校开展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如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

总体评价

虽然同等学力申硕的难度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通过。考生仍需认真准备考试和论文,才能顺利获得硕士学位

深圳 同等学力申硕

深圳 同等学力申硕

深圳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为在职人员提供了灵活的学习和提升机会。以下是关于深圳同等学力申硕的相关信息:

一、招生院校

深圳地区提供同等学力申硕的院校包括:

深圳大学

暨南大学

其他院校如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等也在深圳设有招生点

二、招生条件

1. 课程班入学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可免试入学

2. 申请硕士学位条件

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

或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三、招生专业

以深圳大学为例,2025年招生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具体方向有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与咨询、亲子关系与家庭治疗等

四、学习形式

授课方式:周末班(深圳面授)、网络班

学制:一般为2年

学费:深圳大学学费为4.8万元

五、申硕流程

1. 课程班报名

全年开放报名,通过院校审核后免试入学

2. 申硕考试

每年3月报名,5月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包括外国语(可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和学科综合

3. 论文与答辩

通过考试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

4. 证书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申硕考试及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六、优势

免试入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降低了入学门槛

灵活的授课时间:适合在职人员

证书认可度高:硕士学位证书受国家承认,可用于评职称、读博等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建议直接咨询相关院校或访问其官方网站。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有哪些学校

深圳同等学力申硕有哪些学校

以下是深圳地区可以报考同等学力申硕的院校:

广东省内的院校

深圳大学:2025年招生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学制2年,学费4.8万元

暨南大学:招生专业包括企业管理等,学制2年,学费3万元

汕头大学: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学制2年,学费3万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专业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药理学等,学制2年,学费2万元

广东省外的院校(在深圳设点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民商法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学费2.8万~3.9万元

中央财经大学:招生专业包括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等,学费2.5万~5.28万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学、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学费3.5万~4.2万元

西南交通大学:招生专业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学费2万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学、民商法学等,学费3万元

江西财经大学:招生专业包括企业管理,学费2.5万元

西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涵盖教育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领域,学费0.6万~2.98万元

其他院校

吉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渤海大学

大连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同等学力申硕的招生院校和专业可能会有变化,建议报考前通过院校官网或招生简章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