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刑法学是很多在职人员提升法学专业水平和学历的重要途径。刑法学作为法学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刑法概述、犯罪论基础及重要原理、刑罚论基础及重要原理,以及刑法分则中基础理论和重要罪名的规定及适用

在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刑法学的题型和分值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历年考试中,刑法学部分占法学综合考试的23分,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简答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

对于想要报考刑法学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要求学员获得学士学位并工作满3年,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学员还需要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类似专业领域中取得一定成果,通常以公开发表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法学专业论文为标准。

在备考过程中,学员需要熟悉考试大纲,明确刑法学的考试范围和重点内容。同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针对性复习,掌握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应用

同等学历申硕法学

同等学历申硕法学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是一种适合在职人员提升法学知识和学历的途径,下面是关于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的相关信息,

申请条件

学位要求,申请人需已获得本科学士学位且毕业满3年

学历要求,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需在学位网可查询到

其他要求,部分院校要求申请人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

申请流程

1. 报名参加课程学习,申请人需先报名参加相关院校的法学课程学习班,课程学习班分为网络班和面授班

2. 通过校考,完成课程学习后,需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考试科目一般为11门左右

3. 参加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申请人需通过国家组织的两门水平考试,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4. 撰写论文并答辩,通过校考和全国统考后,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答辩申请,并在半年内完成论文答辩

5. 授予硕士学位,通过论文答辩后,申请人可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证书,该证书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在学信网查询

学习方式与时间

学习方式,课程学习班采用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双休日

学习年限,申请人需在4年内完成全部水平认定及论文工作

费用

不同院校的学费标准有所不同,例如郑州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费为1.6万元/人

注意事项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

申请人需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第2年起的3年内完成学位申请并获得硕士学位

具体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可能因院校而有所不同,建议在申请前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和相关规定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如下,

考试科目

外国语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上午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

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下午14:30-17:30,考试时长180分钟。考试内容涵盖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和民法五部分内容

考试大纲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根据最新法律变化进行了修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等内容

考试形式与通过标准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

及格分数线为60分

报考流程

1. 资格审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报名资料,审核通过后缴费入学。

2. 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并获得结业证书。

3. 参加全国统考,通过外国语水平考试和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4. 撰写学位论文并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

报名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

已获得学士学位和本科学历,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

学习时间与方式

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

授课方式为在职学习,主要安排在周末双休日

学位授予

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

通过国家学位英语和学科综合课程统一考试

在学习期间须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热门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以法学学科为特色,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特色鲜明,是政法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西南政法大学,新中国较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法学学科优势突出。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特色鲜明,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真题

下面是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真题的部分内容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

A. 立法解释

B. 行政解释

C. 司法解释

D. 执行解释

2. 以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可将法律行为分为( )

A. 积极行为

B. 消极行为

C. 要式行为

D. 非要式行为

3. 下列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 )

A. 地方性法规

B. 地方政府规章

C. 行政法规

D. 部委规章

4.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 )

A. 法律规范

B. 权利主体

C. 因果关系

D. 法律事实

5. 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方式有( )

A. 法律平等地分配法律责任

B. 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

C. 法律把平等宣布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

D. 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财富、资源、机会与社会负担的平等分配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法律义务

2. 唐律的类推原则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果需要完整的真题及答案,可以访问相关网站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