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研季来临,众多在职人员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报名时间节点。今年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将于9月24日18:00正式截止,比去年提前了6个小时。这个时间变动让很多白天工作繁忙的考生措手不及,建议利用午休或通勤时间尽快完成网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院校的预报名系统存在差异。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要求预报名时必须上传单位盖章的工作证明,而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则允许后补材料。建议考生登录目标院校研招网下载《报考须知》,重点关注这三项内容,①学历验证截止时间 ②定向就业协议签署要求 ③异地考点选择限制。

往年数据显示,预报名说一千,道一万三天系统崩溃概率高达73%,建议做好三个备案,①提前准备4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用于备注栏) ②用手机和电脑分别保存报名信息表 ③准备2个备选报考点。去年就有考生因考点满员被迫选择外地考场,额外增加了考试成本。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院校的"提前面试"政策与预报名直接挂钩。例如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在预报名阶段完成"优秀"评级认定的考生,今年笔试分数线可降15分录取。这种情况建议先联系招生办确认面试结果有效期,再决定是否调整报考志愿。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后还能改学校吗?

“手滑选错学校了怎么办?”“临时想换目标院校还能操作吗?”每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结束后,总有人急得跳脚。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我明告诉你,正常情况下,报名信息提交后就不能改学校了!

根据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生在报名期间(一般是每年10月)可以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信息,但一旦过了报名截止日期(通常是10月25日22:00),所有信息都不能修改。说白了,系统一关闭,你填的学校、专业就“锁死”了。

但!有这三种特殊情况可以试试看,

1. 系统出bug导致填错,比如明明选的A校,系统显示成B校。这种情况带着身份证、报名信息表,直接找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申诉,5个工作日内会给答复。去年河南就有考生因为系统显示异常成功修改过。

2. 身份信息被冒用,发现有人盗用你的信息报名,赶紧报警并联系报考点。需要提供派出所出具的报案证明、本人身份证原件,这种情况招办会给你重置报名信息。

3. 定向就业单位变更,比如原本报的某校MBA要求必须签定向协议,后来单位黄了,可以带着新单位的劳动合同、解约证明,在11月现场确认时申请修改(注意,不是所有省份都允许,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相对灵活)。

想改学校的正确操作姿势,

1. 立即拨打报考院校研招办电话,别发邮件!直接打电话!把身份证号、报名号、修改理由一次性说清楚。像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类双一流院校,每年会给1-2次修改机会,但必须在报名结束后3天内申请。

2. 准备全套证明材料,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写的情况说明(按红手印)、报名信息表缺一不可。去年有个朋友就是带着这些材料,跑了两趟当地教育局,硬是把填错的985院校改成了211。

3. 关注省级招办的补充公告,像广东、浙江这些省份,会在11月初发布“报名信息修改通道”,专门处理这类问题,但通常只开放4小时,得掐着点蹲守。

实在改不了怎么办?三条退路要记牢,

硬着头皮去考试,万一过线了,有些学校的非全允许校内调剂,比如从会计专硕调剂到MBA(但得补足学费差价)

申请保留成绩,部分院校接受用当年统考成绩申请下一年入学,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非全项目

及时止损备战明年,现在开始准备明年考试,还能趁机换个更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学姐提醒研友们儿,报名前把目标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翻烂了看!特别是备注栏里的小字,去年就有老哥没看见“本专业只接受定向就业生”的提示,白白浪费一年备考时间。有啥拿不准的,直接打学校研招办电话最靠谱,千万别自己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