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条件三要素

1. 学历要求,硕士毕业满5年(同等学力需提供学术成果证明)

2. 工作证明,需加盖单位公章的在职证明

3. 年龄限制,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科研能力突出者可放宽)

二、报名流程四步骤

1. 材料初审(每年3月),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工作证明等扫描件

2. 专家评审(4月),重点审核学术背景和科研计划书

3. 面试考核(5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4. 录取公示(6月),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

三、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问,免联考真的不用考试?

答,免的是全国统考,但需通过校考(含专业笔试和英语测试)

问,同等学力申博难在哪?

答,需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问,学费是否包含所有费用?

答,8.8万/年含学费和基础教材费,住宿费、学术活动费另计

四、“躲坑”门道

1. 警惕"“抱过”班",去年有考生被骗20万

2. 注意学制变化,2025年起实行弹性学制(3-6年)

3. 证书区别,毕业证注明"非全日制",学位证与全日制一致

建议想报考的考生重点关注每年3月的预报名系统,提前联系导师沟通研究方向。去年成功录取的张老师分享,"我的科研计划书改了7稿,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是必要的。"

上海大学博士导师联系方式获取诀窍

上海大学博士导师联系方式获取诀窍

方法一,从学校官网“按图索骥”

上海大学官网是最直接、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1. 打开上海大学官网(www.shu.edu.cn),找到“人才培养”或“研究生院”栏目。

2. 点击“博士研究生招生”或“导师队伍”,大部分学院会列出导师的姓名、研究方向,部分页面甚至会直接附上邮箱。

3. 如果官网信息不全,可以尝试进入具体学院的二级网站。例如,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导师名单可能单独发布在学院官网的“师资队伍”板块。

小技巧,有些导师的邮箱可能是缩写(比如名字全拼@部门缩写.shu.edu.cn),如果找不到,可以尝试用“姓名全拼+学院邮箱后缀”组合猜测。

方法二,学术平台“顺藤摸瓜”

导师的学术成果往往藏着联系方式。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导师发表的论文,通常在论文首页或末尾会标注通讯作者的邮箱。

ResearchGate/Google Scholar,许多导师会在国际学术平台注册账号,个人主页中常留有联系邮箱或私信功能。

学术会议资料,如果导师近期参加过学术会议,可以查找会议手册或官网的“特邀嘉宾”名单,部分资料会公开联系方式。

注意,优先使用学校官方邮箱(带shu.edu.cn后缀),这类邮箱更正式,导师回复概率更高。

方法三,邮件询问“礼貌敲门”

如果以上方法都找不到邮箱,可以直接给学院招生办或导师所在课题组发邮件。

1. 联系招生办

邮件标题注明“咨询博士导师联系方式”,正文简单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报考意向,并请求提供导师邮箱。

招生办邮箱一般在学院官网的“联系我们”页面。

2. 联系课题组学生

在知乎、贴吧或豆瓣小组搜索“上海大学+学院名称”,找到在读学生询问(注意礼貌,别上来就要微信)。

课题组官网或公众号也可能公开联系方式。例如,部分实验室会发布招聘启事,附带负责人邮箱。

邮件模板参考

> 尊敬的老师,

> 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硕士生,研究方向为XXX。计划报考上海大学XXX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对您的研究方向(具体课题名称)非常感兴趣。请问能否提供XXX导师的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帮助!

方法四,线下活动“直接接触”

如果条件允许,参加上海大学举办的学术讲座、论坛或校园开放日,是面对面接触导师的好机会。

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公众号或各学院官网,获取活动信息。

提前准备好个人简介和研究计划,抓住提问环节或会后交流时间,礼貌表达意向,再顺势询问联系方式。

提醒,不要贸然去办公室“堵人”,可能会打扰导师工作,反而留下负面印象。

别上当提醒,这些渠道要谨慎

1. 非官方的付费信息群,声称“内部渠道”售卖导师联系方式的群组,大概率是骗局。

2. 社交平台私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自称“导师助理”的账号,需核实身份真实性,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3. 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初次联系时不要透露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谨防诈骗。

终极备用方案,联系在校师兄师姐

如果实在找不到导师邮箱,可以尝试通过“曲线救国”,

在知乎搜索“上海大学博士就读体验”,找到相关回答的答主私信咨询。

加入“上海大学考研群”或“XX学院交流群”(QQ群搜索关键词),向群友求助。

在LinkedIn上搜索导师姓名+上海大学,部分导师会公开职业信息。

关键点,态度诚恳,简单说明来意,并表达感谢。例如,“学长/学姐您好,打扰了!我想咨询XXX导师的联系方式,方便提供一些建议吗?非常感谢!”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顺利找到心仪导师的联系方式。记住,真诚和礼貌永远是沟通的“敲门砖”,祝大家早日与导师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