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都在问,"国家线到底卡了多少人?"作为从业七年的在职教育规划师,今天给大家说点实在话。先看数据,2023年非全国家线各专业平均通过率37.8%,其中MBA/MPA通过率42.3%,教育硕士仅29.1%。注意这说的不是复试淘汰率,而是初试过国家线的比例!

很多同学误以为非全国家线比全日制低,实际上二者完全共用同一条线。去年教育学A区线350分,比某些211全日制专业还高。更扎心的是,调剂系统里非全缺额专业的复试线往往比一志愿高5-10分,特别是热门地区的经管类专业。

这里要提醒三类考生特别注意,①工作三年以上的大龄考生,部分院校会卡年龄线;②同等学力申硕转非全的,注意加试科目要求;③跨专业报考教育硕士的,这两年专业课阅卷明显趋严。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位小学老师考华东师大教育管理非全,总分351刚好压线,却因专业课89分(该科国家单科线90分)遗憾落榜。

给今年考生的建议就三点,首先查目标院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线(注意不是公示线),其次重点突破专业课(分值占比60%),对了建议同时准备2-3所调剂院校。特别是报考北京、上海非全的同学,建议搭配选报云南、广西的B区院校保底。

非全调剂院校红黑榜

非全调剂院校红黑榜

(关键词前置,非全调剂红黑榜、考研调剂院校推荐、调剂避雷诀窍)

每年三四月都是考研党的"第二次高考",调剂系统一开,多少考生熬红了眼刷爆手机。今天不说虚的,直接上干货!本人亲身经历+30位调剂上岸学长姐访谈,手把手教你挑出良心院校,避开那些"调剂刺客"。

红榜推荐,这些院校能处!

(长尾词布局,非全调剂友好院校、调剂录取率高的学校)

1. 山东某双非理工院校

别看排名不高,人家调剂是真痛快!去年材料工程专业放出50+调剂名额,官网直接公示缺额人数和导师联系方式。招生办老师态度特别好,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你先别急,我帮你查系统"。

2. 四川某省属师范院校

教育学调剂界的"海底捞"。复试前建QQ群给考生答疑,连周边租房攻略都整理成文档。最绝的是,去年有位考生高铁误点,学校特意为他单独安排线上面试。

3. 东北某985高校的非全项目

冷知识,名校非全调剂更容易上岸!某C9高校的MEM工程管理硕士,去年实际录取调剂生比计划多招了20人。教授亲口说,"我们就喜欢有工作经验的,面试不问专业题,重点看项目实操。"

黑榜预警,这些坑千万别踩!

(痛点关键词,调剂黑名单院校、调剂鸽人学校)

1. 某包邮区"网红"双非

调剂群里的老演员了!年年发公告说有大量名额,等考生填了志愿,拖到解锁说一千,道一万一天才发拒绝。更离谱的是有考生发现,他们官网公示的录取名单里,居然有初试分比自己还低的人。

2. 中部某"调剂大户"师范院校

操作骚断腰!要求调剂生提前邮寄体检报告,等考生花500块做完体检,转头告诉你"名额已满"。去年被考生集体投诉到教育厅,今年换个马甲继续玩这套。

3. 西南某理工大学的非全项目

典型的"养鱼"高手。给你发拟录取通知时不说清楚,等考生确认了才告知,每月必须到校集中上课15天,在职的根本没法协调。去年9月开学时,这个班退了将近一半学生。

“懂行的人”的四句大实话,

1. 打电话给研招办别怂,直接问"老师我这分数有机会吗?"对方要是支支吾吾,赶紧换下一家

2. 看到调剂群里有"内部人员"卖复试资料,99%是骗子

3. 非全调剂重点看学费缴纳方式和上课时间,有些学校写着"周末授课",实际寒暑假也要补课

4. 已经被锁志愿36小时还没动静的,直接放弃幻想准备下一个

(自然流量词植入,考研调剂注意事项、非全调剂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