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提升学历的在职人士来说,渤海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具体的报考要求,看完你就知道能不能报、怎么报了。

第一硬杠杠是学历门槛。必须得有本科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而且毕业满三年。这里要注意,自考本科、网络教育这些国家承认的学历都算数,但刚毕业两年的朋友还得再等等。

第二要看工作背景。虽然学校没明说必须和工作相关,但建议最好选跟现职岗位沾边的专业。比如教师报教育学,财务人员报会计学,这样后期申硕通过率更高。

第三得准备材料。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还要单位开在职证明。有个小窍门,提前跟人事部门打好招呼,别临到报名才手忙脚乱。

特别要提的是免联考优势。跟12月统考不一样,同等学力申硕不用参加入学考试,这点对工作忙的在职人员特别友好。但别误会,后面申硕统考还是要参加的,不过有五年四次考试机会,压力小很多。

建议想报名的朋友现在就开始准备。先去学校官网下载报名表,七八月是材料审核高峰期,早交材料早安心。往年总有学员拖到截止日期前,结果发现缺材料耽误事儿。

同等学力申硕毕业难不难?“懂行的人”说大实话

同等学力申硕毕业难不难?“懂行的人”说大实话

我明告诉你,毕业这事儿,难不难全看自己怎么准备。我身边有同学两年顺顺利利拿证,也有人卡在论文上拖了三四年。关键得先搞清楚这里头的门道。

第一关,考试真没那么邪乎

很多人一听"全国统考"就犯怵,其实考试科目就两门,外语和学科综合。英语难度大概在四级到六级之间,学科综合考的都是基础知识。我们班35个人,第一次考试通过28个。秘诀就一条,考前三个月每天抽1小时做题,把近五年真题吃透。实在没时间复习的,报个冲刺班也能救急。

第二关,论文才是重头戏

这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学校对论文要求一点不含糊,从开题到答辩,全日制研究生什么标准,咱们就什么标准。我导师带的全日制学生和申硕学员都在一个群里改论文,要求完全一致。有个同学因为查重率卡在8.7%(要求10%以下),硬是改了六稿才过关。建议提前半年开始准备,多找导师沟通,千万别自己闷头写。

第三关,时间管理是硬功夫

既要上班又要搞学术,确实容易手忙脚乱。我的经验是,把零碎时间用起来。上下班地铁上看文献,午休时间整理数据,周末固定半天写论文。实在协调不开的,可以跟单位申请调休或者年假集中攻坚。记住,跟导师保持联系比盲目熬夜更重要。

几个常见坑要避开

1. 别信"“抱过”"承诺,现在论文都要上教育部平台盲审

2. 别等到说一千,道一万才找导师,主动点总没错

3. 别小看格式要求,我们专业有人因为参考文献格式不对被退回

4. 英语底子差的早点补,有些学校允许用其他语种考试

说到费用这块,除了前期学费,还要预留论文指导费和答辩费。不同学校收费不一样,我们学校全程下来大概花了3万多点,比全日制确实省不少。

对了说点实在的,同等学力申硕确实给在职人员开了条路,但绝对不是捷径。想混日子拿证的劝你别来,真心想学东西的,这确实是个靠谱选择。我们单位去年三个同事这么拿的硕士,评职称照样管用。

要是还在犹豫的,建议直接找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问清楚政策。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太一样,比如有的允许补考次数多,有的对论文创新性要求特别高。提前做功课,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