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职考研的朋友问我,"非全预报名填了学校,现在还能改吗?"作为“懂行的人”,我去年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单位换了办公地点,原本报的本地高校突然变得通勤困难。经过半个月折腾成功改校,今天就把完整流程和注意事项说清楚。
首先要明确,预报名后确实可以修改报考院校!但要注意这三个关键时间点。10月5日-25日正式报名期间,每天9:00-22:00都能登录研招网修改信息。不过要注意三点,①只能修改报考信息不能改个人基本信息 ②报考点名额可能发生变化 ③需要重新生成报名号。
改校具体操作分四步走,1.登录研招网点击"取消报名" 2.仔细阅读退费说明(已缴费省份会自动退)3.重新填报新院校信息 4.确认新报名号。特别注意,北京、河北等实行网上确认的考点,改校后要重新上传对应考点的材料。
我去年改校时踩过两个坑,第一是没注意报考点要求,新选的学校在当地没有考点,差点要跨市考试;第二是没及时下载新的报名信息表,导致现场确认时手忙脚乱。建议改校后立即打印三份报名表,手机存电子版,电脑备份PDF。
现在很多院校对非全考生有特殊政策。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允许预报名后改学院不改校,华东师范接受同城考点调剂。建议改校前先打招生办电话确认三点,是否接收改校考生、非全授课方式、学费变动情况。去年我同事就因没问清楚,改校后发现新学校周末授课改成了集中授课,影响工作安排。
学姐提醒,改校后要重新核对三点——报考专业代码是否一致(非全代码尾数通常是Z)、考试科目是否变化、研究方向是否调整。特别是考199管理类联考的同学,不同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可能相差10分以上,建议参考目标院校近三年录取数据再决定。
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同时报多个学校吗?
一、政策规定,原则上只能报一个
根据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每位考生在报名时只能选择一所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这条规则都是一样的。系统后台会直接锁定你的选择,一旦提交就不能再修改。换句话说,想同时在不同学校报名,技术上基本行不通。
不过,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不同学校的报考时间可能错开。比如有的学校提前面试安排在7-8月,而正式报名在10月。如果时间不冲突,理论上可以参加多所学校的提前面试,但最终网报只能确认一所学校。
二、“曲线操作”的可能性
虽然政策上限制了一次性报考多校,但现实中有没有其他办法?这里分两种情况,
1. 初试后调剂
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可以走调剂流程。这时候就能申请其他学校的非全日制名额了。不过调剂有两个前提,
目标学校有调剂名额,且接受非全日制考生;
你的初试分数达到该校调剂要求。
调剂相当于“二次机会”,但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得看当年各校的招生情况。
2. 不同省份的报名系统
有人问,能不能用不同身份证号或在其他省份重复报名?明确说,不行!研招网是全国联网的,重复报名会被系统识别,直接取消资格。千万别为了多报学校冒这个险。
三、为什么不能多报?学校也有苦衷
可能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放开多校报考?其实背后有两点原因,
1. 避免资源浪费,如果允许同时报多校,可能出现一个学生被多校录取却只选其一的情况,导致其他名额作废,影响招生效率。
2. 保证公平性,如果放开多报,热门院校的竞争可能更激烈,而普通院校的招生反而更难完成。
四、给考生的建议
1. 提前锁定目标,报名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更看重学校名气、专业实力,还是地理位置。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需要兼顾工作,选本地或周边院校更现实。
2. 关注提前面试,很多管理类联考专业(比如MBA、MPA)会设置提前面试。通过后,笔试压力会小很多。建议多参加几所学校的提面,拿到“优秀”再决定最终报考哪所。
3. 留好后路,如果担心一志愿不稳,提前查好往年有调剂名额的学校,初试成绩出来后立刻联系。
学姐提醒一点,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要仔细看学校的招生简章。有的学校明确要求“定向就业”(即需要工作单位盖章),有的则接受“非定向”。这些细节直接影响你的报考资格,千万别忽略!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正在纠结的同学。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