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盐津老乡私信问我,"在县里工作能读正规研究生吗?不用去外地那种?"还真有!咱们盐津本地就有两所高校开设非全日制研究生班,最关键的是有免联考通道。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清楚,手把手教你怎么在家门口读研。
先说最实在的,盐津本地的非全研究生有三大优势,
1. 周末上课不耽误事,每月集中两个周末,县党校的教室就能上课,骑个电动车半小时准到。
2. 学费比外地省一半,同样专业,昆明高校要4万8,咱们本地班只要2万6,住宿费伙食费全省了。
3. 导师都是实战派,比如经管专业的李教授,直接带过咱们县三个产业园项目,论文写本地经济案例还能请教真人。
报名条件比想象中简单,
大专毕业满5年(2019年前毕业的都行)
本科有学位最好,没有的话加考两门专业课
35岁以上免考英语(这点特别适合咱们县里老会计、老技术员)
别忘了今年新政策,建档立卡户子女凭证明可以申请学费分期,首付8000就能入学。去年农机站的王技术员就这么操作的,现在论文都快写完了。
上课安排特实在,周五晚上6-9点,周六日全天。怕听不懂?每节课都有回放视频,农忙时节还能申请缓考。去年班上有个开超市的老板娘,怀孕8个月照样没落下课程。
说到毕业难度,实话实说比全日制松点但也不是走过场。关键看三点,出勤满70%、论文要结合本地实际、答辩时能说清自己的观点。去年毕业的36人里,有4个补考了,都是因为工作太忙缺课多。
要是拿不准自己适不适合,建议先打0870-xxxxxxx找张老师咨询。带上身份证复印件和最高学历证明,现场还能领历年真题。偷偷说个窍门,现在报名送考前冲刺网课,历年通过率能到85%。
在职研究生学费贵不贵?盐津真实花费清单
一、学费到底交多少?
盐津本地的在职研究生项目,学费从2.8万到8.5万不等。普通高校的公共管理、教育类专业多在3-4万区间,像工商管理(MBA)这种热门专业,本地合作办学项目通常要6万起步。和一线城市动辄十几万的学费比,确实便宜不少,但对比本地平均工资水平(盐津2023年月均收入约4200元),相当于普通上班族一年半到两年的全部收入。
二、除了学费还要准备这些钱
很多人只盯着学费看,其实隐藏花费也不少,
1. 周末通勤费,盐津校区多在城郊,往返打车平均40元/次,按每月4个周末算,两年下来交通费就得3800元左右
2. 住宿开销,外地学员住快捷酒店的话,120元/晚×16个月≈2.3万元
3. 教材资料,正版专业书籍平均300元/本,每学期至少3本
4. 答辩杂费,论文打印、查重、校外导师指导费等,预留5000元比较稳妥
三、这些钱能省吗?
1. 选课有讲究,公共课尽量选晚上直播课,比周末面授节省50%交通费
2. 教材淘二手,学长学姐的笔记教材往往半价,还能划重点
3. 错峰订房,学校周边民宿包月价比单日便宜30%,提前组队合租更划算
4. 活用政策,本地户口报教育类专业可申请3000元人才补贴
四、掏钱之前想清楚的事
去年有个在盐津邮政局工作的朋友,咬牙报了6.2万的MBA,结果发现课程大量案例都是金融、互联网行业的,跟实际工作关联度低。这就提醒咱们,
对比课程大纲和自身工作领域的重合度
了解往届学员的真实就业流向
算清未来5年能否通过职称晋升或岗位调整赚回成本
五、这些钱花得值吗?
见过有人读完研工资没涨,但竞聘中层岗位时卡学历条件顺利过关的;也见过自费学完计算机硕士,转行到昆明做程序员收入翻倍的。关键看两点,
1. 现有工作有没有明确的学历门槛
2. 所学专业在本地有没有应用场景
比如盐津正在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就特别吃香,而一线城市火爆的大数据专业,在本地反而难找到对口岗位。
六、给准备报名的朋友提个醒
1. 警惕"“抱过”班"套路,某机构承诺"不过退费",但会额外收取8000元"教务服务费"
2. 核对收费明细,有学校把2000元的学术讲座费拆分成10次收取
3. 保留缴费凭证,特别是微信转账一定要备注用途
4. 量力而行,建议学费不超过家庭存款的1/3,别让进修影响基本生活
说到底,在盐津读在职研就像买菜——早市的新鲜但价高,晚市的实惠但要挑拣。关键是根据自家"厨房"的需要,选对"食材"才不浪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