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在职朋友的私信,"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填错了怎么办?""修改截止到什么时候?"今天就跟大家详细说说预报名修改那些事。去年我帮表姐修改报名信息时发现,系统允许修改的内容和时间都有讲究。

首先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预报名期间(9月24日-27日)可以随时修改除"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外的其他信息;正式报名期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可修改;11月初网上确认前还能对了确认一次。特别注意,如果改了报考单位或考试方式,需要重新报名生成新报名号。

具体操作五步走,

1. 登录研招网点击"网上报名"

2. 在报名信息页面找到"修改已填报信息"

3. 修改时注意标红提示(不能修改的字段会显示灰色)

4. 保存后务必重新生成报名表PDF

5. 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修改时间和内容

常见坑点要避开,有位学员把非全和同等学力申硕搞混了,修改时误选了学术型硕士。建议截图保存每次修改记录,尤其是工作经历和学历证书编号这类易错信息。遇到系统卡顿别慌,等20分钟再刷新,去年高峰期平均响应时间是14秒/次。

学姐提醒,修改后要重新检查三点,①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是否与企业性质匹配 ②备用信息栏是否按要求填写"在职攻读" ③是否生成新的校验码。建议在电脑和手机端各保存一份最终版报名表。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啥条件能报?

很多人以为必须“本科毕业才能考”,其实不是!具体分三种情况,

1. 大专学历,毕业满2年(比如2024年报名,最晚2022年毕业);

2. 本科学历,应届生、往届生都能报(部分管理类专业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

3. 硕士/博士,已拿到学位直接报,不卡年限。

⚠️注意,个别专业比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可能有额外要求,建议提前查学校招生简章。

二、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咋安排?

报名,每年固定时间!10月初到月底在“研招网”填信息,11月现场确认(现在很多地方改网上确认了)。

考试,12月底说一千,道一万一个周末笔试,第二年3-4月复试。举个栗子,2024年考研的笔试就在2023年12月23日-24日。

三、考哪些科目?难不难?

考试分初试+复试

初试,全国统考,不同专业考的不一样,

管理类(MBA/MPA等),考英语二+管理类联考(数学、逻辑、写作);

其他专业(比如教育、工程),考政治+英语+专业课1+专业课2。

复试,学校自命题,一般有专业课笔试+面试。

难度实话实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比起全日制,非全的分数线通常低5-10分。

四、上课时间怎么安排?影响工作吗?

这才是非全最大的优势!

学校普遍采用周末班(每周六日上课)或集中班(每月集中4天上课),部分专业还支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比如某985高校的工程硕士,直接和单位协商调班,完全不耽误上班。

五、非全研究生证书含金量咋样?

直接上结论,双证!双证!双证!

毕业拿学历证+学位证,学信网可查,和全日制证书唯一区别就是会标注“非全日制”字样。但国家早就明文规定,非全和全日制证书法律效力相同,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定、读博全部通用。

这几年不少国企、大厂招聘明确接受非全学历,尤其是MBA、计算机这类对口专业,认可度越来越高。

六、档案和户口问题咋处理?

非全研究生不用转档案和户口!特别适合在职党——不用离职,单位照常交社保,毕业后工龄接着算。比如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读非全教育硕士期间工资照发,晋升也没耽误。

七、学费贵不贵?有没有补贴?

非全学费一般比全日制高,尤其是热门专业,

普通专业,2-5万/年(比如教育学、工程类);

管理类(MBA/MPA),5-20万/全程不等。

不过好消息是,部分院校和企业合作,员工读非全可报销学费;有些地方政府还发人才补贴(比如杭州给硕士一次性3万)。

八、调剂和补录的机会大吗?

非全的调剂机会比全日制多!很多学校全日制名额抢破头,但非全经常招不满。比如2023年某211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全日制复试线365分,非全过国家线273分就能进复试。如果初试分数擦线,果断考虑调剂非全!

九、备考需要提前准备啥材料?

除了复习考试,这些材料提前备好,

1.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2. 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用学籍验证报告);

3. 工作证明(部分专业要求);

4. 个人照片(白底电子版)。

⚠️提醒,报考医学、法律等特殊专业可能需要额外材料,一定看准学校要求!

十、读非全到底值不值?

说大实话,看需求!

如果为了升职加薪(比如体制内评职称)、转行跳槽(比如用计算机硕士进大厂)、落户加分,绝对划算;

如果单纯想搞科研,建议冲全日制。

身边真实案例,一位小学老师读非全教育硕士后,直接调到教育局工作;还有程序员靠非全计算机硕士成功转岗算法工程师,薪资翻倍。

十一、报名时选定向还是非定向?

90%的人选定向就业!因为非全基本都是在职党,报名时需要单位签定向协议(承诺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如果选非定向,档案得转到学校,可能影响社保和工龄。

十二、毕业后的派遣证和应届生身份

非全研究生没有派遣证,也不享受应届生待遇(考公除外,2020年后国家规定非全可报要求“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但如果想换工作,完全可以拿着硕士学历去社招,竞争力比本科强得多。

十三、导师会不会放养不管?

确实有学生吐槽导师联系少,但关键看自己主动!建议,

1. 开学前就和导师沟通研究方向;

2. 利用寒暑假参与课题;

3. 多蹭学校的学术资源(比如数据库、行业讲座)。

某高校导师亲口说,“非全学生有工作经验,做案例分析、行业调研反而更顺手!”

十四、论文卡人吗?毕业难不难?

和全日制一样的毕业要求!硕士论文查重率≤10%,且需要通过盲审和答辩。不过非全同学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写论文,比如做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反而比纯学术论文好落地。

十五、档案不在学校,考研报名填哪?

直接填你现在的档案存放地!在职人员档案一般在,

单位(国企/事业单位);

户籍地人才市场;

第三方托管机构。

报名时不需要调档,考上后学校会发调档函,但非全考生可以选择不转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