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职朋友都在问,"2025年管理类联考总分会不会变?"作为专门研究在职升学的“懂行的人”,我特意整理了最新消息。废话不多说,2025年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总分仍为300分,但考试细节有些新变化!
管理类联考包含两门必考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和英语二(100分)。综合能力考试分为三部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这里要特别注意,写作部分新增了"材料分析"题型,要求结合企业案例作答,这个变化直接影响着备考策略。
对于在职考生来说,有三大优势要抓住,第一,分数线单独划定,比全日制普遍低10-15分;第二,部分院校保留提前面试政策,拿到优秀可降分录取;第三,新增5所双一流院校接受调剂。建议重点关注本地高校的非全项目,像XX大学的周末班今年就扩招了30%。
备考建议方面,给在职考生三个实用技巧,①利用通勤时间刷逻辑题,手机APP就能练习;②周末重点突破数学应用题,记住常考的6大题型;③考前两个月必须每周写2篇作文,找专业老师批改。别忘了,2025年起准考证新增人脸识别功能,千万别用美颜证件照!
对于工作特别忙的考生,可以考虑免联考的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方式先入学后考试,但要注意两点,①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②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且有学士学位。目前XX大学和XX学院的管理类课程班正在招生,学费3.8万起。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考哪几科?
在职研究生管理类联考,说白了就是给想读MBA、MPA这类专业的在职人员准备的全国统考。很多人一听“联考”俩字就犯怵,其实只要摸清考试科目和门道,备考方向对了,上岸也没那么难。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考试到底考啥,怎么准备更高效。
一、管理类联考考两门,别被名字忽悠了!
管理类联考总共考两门,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和英语二(100分)。别看科目少,内容可不少,尤其是综合能力这门,分分钟让人头大。咱们先看综合能力考什么,
1. 数学(75分)——别怕,都是初高中知识
数学分两大块,问题求解(15题)和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内容覆盖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但难度比高考低一截。比如,
算术,百分比、比例应用题,比如“打折后利润怎么算”;
代数,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偶尔带点数列;
几何,平面图形面积、立体几何体积,背几个公式就能搞定;
数据分析,排列组合、概率,重点在理解题意别掉坑。
备考建议,数学基础差的,先抓应用题和代数,这两块占分多;几何记牢公式,别在计算上浪费时间。
2. 逻辑推理(60分)——练多了就有感觉
30道选择题,考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逻辑思维。题目类型包括,
形式逻辑,比如“所有A都是B,某个C是A,问C是不是B”;
论证推理,给一段话,让你找结论或假设;
综合推理,比如排座位、分任务,需要画表格推演。
备考技巧,前期多刷题,摸清常见套路;后期掐时间练速度,平均2分钟一题。
3. 写作(65分)——别小瞧,套路比文采重要
写两篇作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给一段有漏洞的论述,让你挑毛病,比如“因为员工加班,所以公司效益差”这种逻辑问题;
论说文(35分),给个话题,比如“创新与合作”,写一篇600字议论文。
关键点,别追求华丽词藻,结构清晰、论点明确更重要。考前背几套模板,考场直接套用。
二、英语二,难度比四级高一点
英语二满分100分,题型和四六级类似,但更侧重实用,
完形填空(10分),20个空,主要考词汇搭配;
阅读理解(50分),4篇常规阅读+1篇新题型(比如选标题);
翻译(15分),英译汉,一段话大概150词;
写作(25分),小作文(书信/通知)+大作文(图表描述)。
提分重点,
阅读多练真题,熟悉出题套路;
作文背模板,尤其是图表作文的固定句式;
单词别死磕“高大上”词汇,重点记高频词。
三、备考避坑攻略
1. 数学别死磕难题,75分里,简单题占一半以上,确保基础题不丢分更重要。
2. 逻辑题要“快准狠”,30道题60分钟,犹豫超2分钟就直接蒙一个。
3. 写作早动手练,很多人考前一周才看,结果时间不够用。至少提前两个月每周写一篇。
4. 英语抓阅读和作文,这两块占了75分,完形填空性价比低,基础差的可以适当放弃。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管理类联考拼的不是智商,是方法和坚持。尤其是在职备考的,每天挤2小时高效学习,比周末突击一整天更管用。先把各科分数目标拆解清楚,比如综合能力保底120分,英语冲70分,再针对弱项重点突破,上岸真没想象中那么难!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