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兰州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是提升学历的重要通道。两年数据显示,该校申硕通过率稳定在65%-72%之间,这个数字背后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专业选择直接影响通过率,法学、教育学等文科类专业通过率普遍高出工科类15%左右;二是导师指导力度,参与课题组的研究生通过率比单打独斗的高出近30%;三是考试策略,抓住专业课重点章节复习的考生平均能多拿18分。

具体来看英语考试,很多考生卡在55分左右的瓶颈。其实掌握高频考点就能突破,近三年真题中,阅读理解必考的经济类文章占42%,完形填空的固定搭配重复率高达60%。专业课考试更看重知识运用,去年临床医学专业有道20分的病例分析题,其实就是教材第三章的拓展案例。

建议准备报考的同学做好三件事,首先联系已毕业的学长获取复习资料,其次参加学校组织的考前串讲(每年3月),说一千,道一万注意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去年有12%的考生因缺少单位推荐表被卡初审。

兰州大学申硕论文要求详解

兰州大学申硕论文要求详解

血泪教训,有个学长因为参考文献里的逗号用了全角符号,被打回来改了三次。交稿前务必用学校提供的模板逐字核对!

四、查重,低于5%?没必要!但千万别碰“红线”

兰大硕士论文的查重率要求是≤10%(以知网检测结果为准),但注意,

学校查重前,建议自己先用知网、维普等系统预查,尤其注意“实验方法”这类容易重复的段落。

引用本校导师的已发表论文不算重复,但必须规范标注,否则会被判“自我抄袭”。

误区纠正,有人觉得查重率越低越好,其实5%以下反而可能被质疑创新性不足。关键是把重复部分控制在合理引用范围内。

五、答辩,练好“说人话”,别和评委“绕弯子”

答辩环节主要考察两点,是否真懂自己的研究,以及能否清晰表达

PPT制作,一页只说一个观点,多用图表、少堆文字。重点突出研究创新点,背景知识尽量简略。

答辩陈述,控制在10分钟内,语速放慢,避免“然后”“嗯”之类的口头禅。

回答问题,遇到不会的别硬编,诚恳说“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后续会继续完善”比瞎扯强得多。

实战技巧,提前找同门模拟答辩,把常见问题列个清单(比如“你的数据和结论是否矛盾?”“研究样本量为什么这么少?”),准备好应对话术。

六、时间节点,卡死截止日期,别当“拖延症晚期”

兰大硕士论文从开题到答辩有一系列硬性时间规定

开题报告,通常在第3学期末提交,需明确研究计划和技术路线。

中期检查,第4学期中,重点汇报研究进展,数据不全的赶紧补实验。

预答辩,正式答辩前1个月,模拟全流程,导师组会提修改意见。

论文提交,一般5月底截止,查重、格式审核通过后才能参加答辩。

重要提醒,和导师保持至少每周一次沟通,遇到实验失败、数据异常等问题尽早反馈,拖到截止日期前神仙也救不了!

七、导师沟通,别“自闭式”写论文,多刷存在感

很多同学怕打扰导师,写完一章才交一次稿,结果方向跑偏了都不知道。正确操作是,

每两周汇报一次进展,哪怕只有500字,也要让导师知道你在推进。

遇到问题先自己查资料,再带着解决方案找导师讨论,而不是直接问“怎么办”。

导师修改意见用红色字体标在文档里,下次汇报时逐一说明修改情况,显得态度认真。

反面案例,一学姐因为没及时沟通,论文写到一半发现研究方法被前人推翻,只能整个选题重来,延毕半年。

八、查重后的终稿,打印前再检查三遍!

通过查重和格式审核后,还有对了一步,纸质版提交

封面用学校指定颜色(通常是深蓝色)的布纹纸,标题烫银。

装订前逐页检查,避免漏页、错页,特别是插页的彩图容易装反。

签字页的导师签名、本人签名必须手写,打印无效。

细节决定成败,去年有个同学因为装订时把“参考文献”打成“参与文献”,被学位委员会打回来重新印刷,差点错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