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非全研究生,能报名教师编制考试吗?"今天就结合最新政策和真实案例,给大家说透这件事。
我明告诉你,能考!但要看三个硬指标。第一看学历性质,第二看招聘单位要求,第三看专业匹配度。2023年教育部明确发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像杭州、成都等地教育局的招聘公告里,都写着"国民教育序列硕士"即可报考。
不过要注意这些坑,①部分学校会加备注"要求全日制学历",这种情况非全不能报;②民办院校的非全文凭要查学信网备案;③有些地区要求提供定向就业协议。去年有个学员就是吃了这个亏,他读的某985高校非全教育硕士,笔试成绩第一,结果复审时发现缺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直接被刷下来。
这里教大家三招避雷,1.保存好学信网学历验证报告;2.提前联系报考单位确认;3.优先选择标注"国民教育序列"的岗位。像山东、江苏近两年的教师招聘,超过60%的岗位都接受非全硕士报考。
学姐提醒,想考编的同学尽量选教育类相关专业,比如学科教学、课程与教学论这些。有个真实案例,小王读的某师范大学非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去年成功考上深圳某中学语文教师岗,现在月薪加公积金能拿1.2万。
教师编年龄限制最新规定
一、多数地区放宽到40岁
早些年教师招聘卡35岁门槛卡得严,这两年明显松动。比如山东、河南这些教育大省,去年开始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岗把年龄上限调到了40周岁。尤其是乡镇学校和偏远地区,有的甚至放宽到45岁。有个在县城教了十年临聘课的姐妹,38岁那年赶上新政策,终于考上了编制,现在逢人就说“政策来得正是时候”。
特别要提醒的是,研究生学历现在吃香得很。像江苏、浙江这些发达地区,明确规定硕士学历报考年龄可延长2-3岁。有个34岁的研究生学长,去年就是在南京某重点小学“压线”上岸的。所以学历这块儿,还真是块敲门砖。
二、三类人最受益
首先是代课老师群体。很多学校现在给代课老师开绿灯,连续在校代课满3年的,年龄可以放宽1-2岁。隔壁王老师就是例子,41岁考编时比规定年龄超了半年,但凭着6年代课经历顺利过关。
其次是二胎妈妈们。现在不少地区把产假时间不计入年龄计算,比如武汉去年就明确公告,女性考生因生育中断工作的,每胎可延长1岁年龄限制,最多延3岁。认识个姐姐生完二胎35岁,硬是多出两年备考时间,今年刚考上区重点。
说一千,道一万是特殊科目教师。音体美这些紧缺学科,年龄线普遍比其他科目松。有个朋友39岁考初中音乐老师,超龄三个月照样录取,校长我就直接说“我们需要有舞台经验的老师”。
三、这些雷区要注意
别看政策放宽了,这几个坑千万躲着走,一是教师资格证年限,比如重庆要求教资必须是在40周岁前取得的;二是校际差异,同一个市里,重点校可能比普通校年龄限制严3-5岁;三是应届生政策,超过30岁的基本不能走应届通道。
有个真实案例,李老师38岁报考时没注意岗位备注里写着“本岗位需5年内退休人员不得报考”,虽然年龄符合,但因为距离退休不满20年被刷下来。所以报名时一定要逐字看招聘公告。
四、“老江湖”的备考经
对于30+的考生,时间管理是门学问。建议把复习拆成早中晚三个15分钟模块,早上练两道结构化面试题,中午看教育时政,晚上做半套真题。有个35岁考上的大哥说,他备考期间连等公交车都在手机刷题。
面试环节要突出教学经验。有个考官私下透露,他们看到大龄考生会特别关注课堂把控能力。可以准备些实际教学案例,比如怎么处理突发状况、怎么转化后进生,这些实战经验年轻人可比不了。
选岗也有窍门。初中比小学年龄限制宽,乡镇比城区机会多,九年一贯制学校往往比单设的小学或初中岗位竞争小。有个42岁考上的阿姨就是专挑新建的乡镇九年制学校,一次上岸。
现在各地教育局官网每个月都在更新招聘细则,建议大家设个定时提醒,每周刷一次报考地的教体局网站。有条件的可以直接打电话到教育局人事科确认,别轻信第三方网站的信息。记住,有时候早半天报名都能抢占先机,去年就有考生因为卡点报名遇到网络拥堵,说一千,道一万遗憾错失机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