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上班的老王问我,"听说在职博士要改革了?2025年还能不能读商科?"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今天就给研友们儿掰扯掰扯静安地区在职博士的最新门道。
先说最关键的,2025年3月改革后,静安有3家院校明确停招在职商科博士。不过别慌,还有4所211院校保留了招生名额,像上海财经大学在职DBA项目就明确公示继续招生。这里有个诀窍,认准"非全日制博士"的招生简章,千万别报成研修班。
现在申请主要有三种路子,一是同等学力申硕后读博,二是参加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三是部分中外合办的免联考项目。重点说说第三种,像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的DBA项目,去年就有28个静安学员通过这种方式入学,学费大概在25-30万之间。
准备材料时最容易踩的坑就是工作证明。去年某学员在静安某外企工作,结果单位开的英文证明没有加盖骑缝章,直接导致申请被拒。建议准备三样"硬货",带公章的工作证明、近三年业绩报告、两位业内专家的推荐信。
学姐提醒下费用问题。静安地区在职博士学费分三档,本地院校8-15万,国内名校15-25万,国际项目20-35万。千万别信什么"“抱过”班",去年就有学员被某机构骗了12万定金。
静安在职博士学费一览表2025
不少在静安工作的朋友打听在职博士的学费问题。毕竟一边上班一边读书不容易,钱得花在刀刃上。今天就给大家唠唠2025年静安几所高校在职博士的具体收费情况,咱用大白话把门道说清楚。
先说最实在的——学费标准。以上海大学静安教学点为例,管理类博士项目2025年学费定在12.8万,分三年交清,每年开学前缴4.3万左右。这个数比前两年涨了5%,但跟其他区同类型项目比还算实惠。理工科稍微贵点,像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博士项目,三年总共要16.2万,毕竟实验室设备和耗材成本摆在那儿。
报名的时候别忘了几笔零碎钱,资格审查费500块,这笔钱交了不退;要是需要学校安排住宿的话,六人间一年4800,四人间直接翻倍。不过大多数在职生都选择走读,毕竟在静安上班的基本都有住处。
缴费方式现在灵活多了。除了传统的银行转账,今年新增了分学期支付通道。比如说总共12万的学费,可以拆成6个学期,每学期2万。这对刚工作没几年手头紧的年轻人挺友好,不过要注意分期付款不享受早鸟优惠。
有些单位能给补贴。静安某重点国企的员工透露,他们公司有个"人才提升计划",读在职博士能报销60%学费,前提是毕业后继续服务五年。这个羊毛能不能薅到,得提前跟单位人事确认清楚。
跨专业报考的注意,可能要补修课程。比如本科学经济的想读教育学博士,得先修满3门基础课,每学分收费1200元。这个费用不在总学费里,得另外准备个小几千的预算。
这两年新出的"周末集中班"挺受欢迎,但要多交8000块服务费。主要用在周末开放图书馆、实验室预约这些额外服务上。值不值看个人需求,要是经常需要查资料做实验的,这个钱花得不算冤。
学姐提醒几个关键时间节点,3月31日前缴费能免教材费,5月份之后报名的可能排不到心仪的导师组。打算明年读博的朋友,最好今年年底前就把材料准备好,有些热门专业的导师名额靠抢的。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