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大量私信,"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值不值得考?""听说有些学校要停招了是真的吗?"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避开这些坑。
先说最重要的择校问题。去年某双一流高校突然宣布停招行政管理非全硕士,200多名备考学员措手不及。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连续招生3年以上的院校,比如XX大学的教育管理专业,近五年招生规模稳定在80人左右。
免联考项目要特别警惕"“抱过”"陷阱。河南王女士去年报了某机构的工商管理班,对方承诺不用考试,结果发现学历根本不被教育部认可。记住,正规免联考硕士必须能在学信网查到学籍,推荐考虑XX学院与国外合办的项目,毕业可获得留服认证。
同等学力申硕今年有个重大变化,部分专业统考科目增加案例分析题。以法学硕士为例,新题型占比从20%提升到35%,突击背诵的老办法行不通了。建议多研究近三年真题,重点训练法律条文的应用能力。
关于费用问题,给大家算笔明白账,
1. 基础学费,管理类普遍8-15万,教育类5-8万
2. 隐形支出,周末上课的交通食宿,年均约2万
3. 增值服务,论文指导费普遍在1.5-3万
特别注意某985高校突然增收"实践基地使用费",每年多交8000,建议提前问清收费明细。
学姐提醒,今年新增6所院校要求提供社保缴纳证明,特别是报考本地院校的外地考生,一定要提前6个月准备居住证或社保记录。
非全研究生学费暴涨?这三所院校最良心
不少想读非全研究生的同学发现,学费一年比一年高。某些热门专业直接翻倍,一年好几万的学费让不少人直呼"肉疼"。但别慌!还真有几所高校坚持"实惠路线",学费合理、教学质量在线,咱们来好好盘一盘。
一、学费为啥说涨就涨?
这两年非全研究生学费上涨,说到底还是供需关系在作怪。一方面,职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人想提升学历;另一方面,高校培养成本增加,加上部分学校把非全项目当"创收渠道"。不过有些院校依然坚持教育初心,没跟风涨价。
二、这三所高校堪称"学费清流"
1. 北京科技大学,工科生的性价比之选
北科大的非全工程管理、计算机等专业,学费保持在2万/年左右。对比同类985高校动辄4-5万的收费,简直像回到五年前。课程安排也贴心,周末授课+集中实践,特别适合在京工作的技术岗。
2. 四川大学,西南地区的"扛把子"
川大的MBA非全项目学费3.8万/年,比东部同档次高校便宜30%以上。关键人家师资一点不打折,企业导师都是西南地区龙头公司高管。悄悄说一句,成都生活成本低,读下来能省不少住宿伙食费。
3.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隐藏福利"
华师的教育硕士非全学费1.8万/年,师范类专业还能申请特殊补贴。上课方式超灵活,寒暑假集中授课+线上作业,中小学老师边工作边读书毫无压力。
三、选非全院校记住这三点
1. 别只看名气,某些985的非全专业收费虚高,不如选专业实力强的双非院校
2. 算清隐形成本,异地读书要考虑交通住宿,本地高校往往更划算
3. 盯紧政策变化,部分省份对非全研究生有住房补贴、人才引进优惠
有同学吐槽,某高校金融专硕非全学费涨到12.8万,结果上课还是在职教师兼职带课。所以说,学费高低和教学质量不一定挂钩。像上文提到的三所院校,至少能做到收费透明、课程扎实。
打算报非全的同学不妨多看看学校官网的收费公示,打电话问问招生办有没有助学贷款、分期付费这些政策。毕竟花钱读书这事儿,既要舍得投入,也得花在刀刃上。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