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非全到底有哪些好专业?"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先划重点,河大非全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农学三大领域,像学科教学、工商管理、农业硕士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实用型专业。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报考条件。教育类专业一般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管理类要5年工作经验,但有个好消息——农业硕士接受专科毕业满2年报考,这可是低门槛拿双证的好机会。我认识的一同事就是专科出身,去年刚考上农业推广硕士,现在周末上课完全不耽误他在农科院的工作。

特别要提的是河大的同等学力申硕。像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这些专业,可以先入学后考试,特别适合工作忙没时间备考的在职族。不过要注意,申硕考试虽然难度比12月联考低,但外语这关可马虎不得,去年有个学员就是栽在英语上。

说到上课安排真是够人性化。寒暑假集中授课+线上直播的组合拳,郑州、开封都有教学点。我建议省内选开封本部,外省朋友优先选郑州教学点,毕竟交通更方便。学费方面,教育类全程3万左右,管理类5-8万,农业硕士最划算只要2.4万,这价格在双一流高校里真心不贵。

说一千,道一万给准备报考的朋友三点建议,1.优先选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 2.注意看招生简章里的授课方式 3.尽早准备复试中的专业面试。记住,非全考研拼的不是分数高低,而是信息差和备考效率。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考编到底认不认?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考编到底认不认?

很多人一听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心里就犯嘀咕,这学历到底算不算数?先别急,国家早就有明文规定。2016年教育部发的红头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培养标准,学历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说白了,从政策层面看,非全日制学历和全日制就是“亲兄弟”,谁也不比谁低一等。

但现实往往比文件复杂。比如某地教育局招聘教师,招聘公告里直接写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就让非全的同学吃了闭门羹。这种情况背后,有的是用人单位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有的是岗位确实需要全职学习经历。

二、考编现场的真实情况

考过编的人都知道,报名表上“学历性质”那一栏填“非全日制”的时候,手都会抖一抖。实际情况分三种,

1. 明确认可的,像浙江、江苏等地近年公务员招考中,不少岗位直接注明“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2. 模糊处理的,公告里只说“硕士研究生”,但资格审查时可能卡人。去年就有朋友吐槽,笔试过了却在面试前被以“非全不符合条件”刷下来。

3. 直接拒绝的,某些事业单位的萝卜招聘,摆明了给内部人员铺路,非全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这里有个小窍门,直接打招聘单位电话问。有些单位嘴上说“按规定来”,实际执行却灵活。比如某市卫健委去年招人,电话里明确说非全可以报,对了真有人用非全学历上岸了。

三、“上岸人”的血泪经验

认识个在职读非全的护士小姐姐,去年考市属医院编制。她做对了两件事,

提前半年翻遍近三年全市医疗系统招聘公告,专门挑没写“全日制”的岗位;

报名时附上教育部文件打印件,当面跟人事科解释政策。

结果笔试面试总分第一,入职时人事科负责人还说,“早知道非全也这么厉害,我们早该放开限制。”

但反面例子也有。有个男生读的非全计算机硕士,去年报考某省会城市的信息中心岗位,明明招聘条件没限制全日制,结果政审阶段被以“培养方式不符”为由刷掉。后来才知道,这个岗位早就内定给了关系户。

四、手里有证心里不慌

如果你正在读非全或者打算读,记住这几点,

1. 选双证项目,毕业证+学位证缺一不可,单证的在考编时基本没用。

2. 关注地方政策,广东、山东等地已出台文件,要求事业单位招聘不得歧视非全学历。

3. 攒工作经历,很多岗位要求“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非全在读期间的工作年限正好能用上。

4. 准备Plan B,同时备考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就算某个岗位卡学历,还有其他出路。

对了说句实在话,学历是块敲门砖,但门能不能敲开,还得看你是拿砖头砸门,还是轻轻叩门。非全学历的同学更需要主动争取机会,招聘公告多看几遍,咨询电话多打几次,有时候较真儿一点,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