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咨询,"非全报名入口到底在哪找?"作为经历过在职考研的“懂行的人”,今天手把手教大家操作。首先要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一样,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报名,这个网址建议大家直接百度搜"研招网官网",注意认准带"官方"标识的网站。

2023年报名时间已经确定,预报名9月24日-27日,正式报名10月5日-25日。建议在职人员尽量参加预报名,万一信息填错还有时间修改。报名时特别注意三点,①工作单位填现任职公司全称;②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③学习方式勾选"非全日制"。

这里有个常见误区要提醒,同等学力申硕和免联考硕士的报名通道完全不同!同等学力申硕需要先在学校官网提交资料,通过审核后才能参加5月统考;免联考硕士则要直接联系招生院校,这类项目一定要查验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备案情况。

建议大家在填写信息前准备好以下材料,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毕业证学位证编号、近期白底证件照电子版(别用自拍照)、工作证明(盖公章)。我强调一点往届生,如果毕业证丢失,要提前去学信网申请学历认证报告。

报名完成后记得做三件事,①保存好报名号;②11月初完成网上确认;③考前10天打印准考证。整个过程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拨打研招网客服热线010-82199588,比在线咨询更高效。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自查表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自查表

想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但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条件?网上信息太杂,看得头晕眼花?别急,咱们直接上干货,手把手教你对照条件,避开踩坑。

一、先搞明白啥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简单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边工作边读书的研究生,上课时间一般在周末或节假日。毕业拿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但注意,它和“在职研究生”不是一回事,现在正规的统招非全和全日制一样要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分数线也一样。

二、硬性条件自查,这些门槛必须过

1. 学历要求

大专毕业,需毕业满2年(部分专业要求5年,比如MBA、MPA)。

本科毕业,有无学位证都可报名,应届生也能报(比如今年7月毕业,今年12月就能参加考试)。

硕士/博士,已拿到学位可直接报考。

注意,成人自考、网络教育、专升本等非全日制学历,只要学信网可查,同样符合条件。

2. 专业限制

医学、法律等特殊专业,部分院校要求本科必须是相关专业。比如临床医学硕士,通常只接受临床医学本科背景的考生。

管理类专硕(如MBA),大专需5年工作经验,本科需3年,硕士/博士需2年。

3. 户籍与工作地

非全一般不限制户籍,但部分院校要求“定向就业”,即入学前需有工作单位,并签订三方协议。比如北京、上海的部分高校,会优先录取本地在职考生。

三、自查三步走,对号入座不迷糊

1. 第一步,学历对年限

拿毕业证算起,大专毕业到录取当年满2年(比如2025年9月入学,需2023年9月前毕业)。

管理类专硕的工作年限按“毕业证日期到入学日期”计算,中途换工作不影响。

2. 第二步,目标专业查细则

上学校官网找最新招生简章,重点看“报考条件”和“专业备注”。比如教育硕士可能要求有中小学任教经验。

3. 第三步,材料提前备

在职证明,部分院校复试时需提供单位盖章的在职证明。

社保记录,异地报考可能需要当地社保缴纳证明(如6个月以上)。

四、容易忽略的细节

1. 报名时间,每年10月正式报名,错过只能等第二年。

2. 同等学力附加条件,大专生报考部分院校需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或发表过论文。

3. 调剂限制,非全一般不能调剂到全日制,但全日制可以调剂到非全。

五、说点大实话

别轻信““抱过”班”,非全考试和全日制一样严格,不存在交钱就能拿证。

学费差距大,热门专业(如金融、MBA)学费可能比全日制贵2-3倍,提前查清楚。

上课方式灵活但有代价,周末奔波上课很累,异地考生慎重考虑交通成本。

说一千,道一万,对照完条件如果符合,赶紧着手复习!早准备早上岸,犹豫只会耽误时间。如果还有疑问,直接打电话问学校招生办,比网上传言靠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