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我,"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能不能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认不认?"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事说明白。
我明告诉你,90%的体制单位都认!但要注意这三个重点,
第一,看证书上的章。必须要有"非全日制"字样的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跟全日制长得差不多。去年我表弟考上市政服务中心,用的就是非全管理硕士证。
第二,看招聘公告。现在大部分公告都写明"国民教育序列",这就是包含非全的意思。不过有些偏远地区的事业编可能还写着"全日制",这种情况最好提前打电话确认。
第三,专业要对口。比如考教育局认教育学非全,但文学类可能就不如全日制吃香。我同事去年用非全法律硕士考进法院,跟全日制的待遇一模一样。
别忘了,同等学力申硕的单证(只有学位证)不能用来考编,免联考的中外合办要看留服认证。去年有个朋友读了某校的免联考MBA,结果考公时发现认证不全,白白耽误一年。
要是还不放心,教你个绝招,直接去当地人社局要份《学历认定细则》,或者让在读学校开个"与全日制同等效力"的证明。去年我们单位招的5个新人里,有2个都是非全硕士。
在职研究生考公算本科吗?
一、政策上咋规定的?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和各省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公告,公务员报名时的学历认定,以招考职位明确的要求为准。比如,某个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那么无论你是全日制本科、自考本科还是在职研究生(已取得本科学历),只要符合其他条件都能报考。
但如果岗位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这时候就要看你的在职研究生属于哪种类型了。目前在职研究生主要分两种,
1. 非全日制研究生,通过全国统考入学,毕业拿“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这种在考公时一般算研究生学历。
2.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毕业只有学位证(单证),这种通常不被认定为研究生学历,考公时只能按原有本科学历报名。
所以,关键看你的在职研究生有没有“毕业证”。有双证,就能按研究生身份报考;只有单证,大概率还是得用本科身份。
二、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啥问题?
虽然政策上白纸黑字写着,但实际报名的时候,不少朋友还是踩了坑。比如,
岗位备注里藏细节,有些岗位虽然写着“本科及以上”,但后面加了一句“要求全日制学历”。这时候,非全日制研究生即使有双证,也可能因为本科是非全日制而被卡住。
单位自主解释权,个别单位对“在职研究生”的认可度不同。比如某些机关单位更倾向全日制学历,哪怕你读了非全研究生,他们也可能要求你按本科专业报考。
建议报名前一定做两件事,
1. 仔细看招考公告的“备注栏”,别光看学历要求;
2. 直接打电话问招考单位,说明自己的情况,确认是否符合条件。
三、用本科还是研究生身份考公更划算?
这个问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年龄优势,如果读在职研究生期间年龄接近35岁(公务员年龄上限),用研究生学历报名可能更宽松。比如有些省份对硕士学历的年龄限制会放宽到40岁。
岗位竞争,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岗位通常报名人数少,竞争压力小;而本科岗位报考人数多,但可选范围更大。
定级待遇,如果考上后用研究生学历入职,转正定级时工资和职级可能比本科高一级,比如本科定级为一级科员,研究生可能定四级主任科员。
不过要注意,如果读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些单位在入职后会要求提供“档案中学习经历连贯”的证明。比如你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才读研,中间的工作经历和读研时间是否有冲突,这些细节也要提前核实清楚。
四、真实案例参考
举个身边的例子,小王本科毕业后工作了3年,期间读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考公时,他同时用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报了不同岗位。结果发现,
某市直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审核通过;
另一岗位要求“本科,限法学专业”,他用本科的法学学历也通过了审核。
对了他选择了竞争更小的研究生岗位,笔试面试一次上岸。
所以说,在职研究生的学历能不能用上,关键看“岗位需求”和“证书类型”。手里有双证的同学,完全可以多试试研究生岗位,别浪费自己的学历优势;只有单证的话,安心用本科身份报考更稳妥。
五、几个容易忽略的提醒
1. 专业名称必须一致,比如研究生读的是“公共管理”,但岗位要求“行政管理”,这种情况可能被认定为专业不符。
2. 提前开好证明,如果学信网查不到在职研究生学历信息,记得联系学校开具相关证明。
3. 基层工作经验计算,读研期间的工作经历是否算“基层工作年限”,各地政策不同,需要提前确认。
考公报名不是“拍脑门”的事,尤其是学历认定这种关键问题,一定要对照政策、多问多查。别因为怕麻烦,耽误了自己的上岸机会!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