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员问我,"老师,我工作五年了想拿硕士证,但考全日制太耽误工作,同等学力申硕到底靠不靠谱?"这个问题每年要被问上百次。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在职人员最关心的升学问题。

什么是同等学力申硕?简单说就是免联考读研,先入学上课再考试。适合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职人员,特别是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些需要评职称的群体。我有个学员小王,在县医院工作,去年就是通过这个方式拿到医学硕士学位,现在工资涨了三级。

流程分三步走,先找院校报研修班(学费2-4万不等),修满学分参加校考,说一千,道一万通过5月统考和论文答辩就能拿证。注意!这个证和全日制硕士的法律效力完全一致,学信网可查。去年某省公务员遴选,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照样通过了资格审查。

但有三类人要慎重,一是急着拿证的人(最快也要2.5年),二是外语基础差的(统考必考英语),三是单位明确要求全日制学历的。我同事一姐妹就吃过亏,他们单位去年突然改成只认双证研究生,好在后来通过协商解决了。

费用方面,北上广深的名校普遍要4-8万,二三线城市2-4万就能搞定。别忘了,今年新增了6所211院校的招生专业,包括XX大学的计算机应用和XX师大的教育学,都是热门方向。

对了说句大实话,如果你工作需要学历加持,又不想辞职备考,同等学力申硕确实是性价比之选。但千万别信"“抱过”"机构,认准院校官网公布的合作单位才是正道。

在职读研,哪些专业通过率最高?

在职读研,哪些专业通过率最高?

一、教育学,不考数学,门槛友好

如果你从事教育行业,或者对教学、心理学感兴趣,教育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专业大部分院校不考数学,专业课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比如教育管理、课程设计等。尤其是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很多学校招生名额多,竞争压力相对小。比如,小学老师考个教育硕士,评职称、涨工资都更轻松。

二、工商管理(MBA),联考简单,招生量大

MBA一直是热门选项,尤其适合有管理经验的人。它的初试只考两门(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题目难度比普通考研低。而且,全国上百所院校开设MBA项目,招生人数多,调剂机会也多。不过要注意,部分名校的提前面试竞争激烈,普通院校反而更容易“上岸”。

三、工程管理(MEM),工科生的“捷径”

MEM适合有工科背景的同学,比如建筑、IT、制造业从业者。考试科目和MBA一样简单,但专业课内容更偏向技术管理,对工科人来说容易上手。不少院校的MEM分数线比MBA低,尤其是非一线城市的高校,通过率更高。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性强,就业稳

虽然计算机听起来技术门槛高,但很多在职人士本身就是程序员或IT从业者,专业课反而有优势。非全日制计算机硕士的考试科目和全日制一致,但部分院校更看重项目经验,面试时容易加分。加上行业需求大,毕业后涨薪空间明显,性价比很高。

五、心理学,跨考友好,竞争小

心理学这几年越来越火,但相比教育学、MBA,报考人数还是少很多。尤其是应用心理学方向,不考数学,考题偏理论记忆,适合跨专业考生。很多学校还会开设网络班,方便在职人士边工作边学习。

六、会计专硕(MPAcc),考试科目少,内容熟

会计硕士初试同样只考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而且专业课和日常工作关联度高,比如财务分析、审计等内容,会计从业者学起来更轻松。不过要注意,部分名校的MPAcc分数线较高,建议优先考虑普通院校的非全日制项目。

七、公共管理(MPA),适合体制内人士

如果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MPA几乎是为这类人群量身定制的。考试难度低,专业课内容涉及公共政策、行政管理,体制内的人学起来毫无压力。很多单位还会鼓励员工深造,甚至报销部分学费。

八、法律(非法学),纯文科,靠记忆

法律硕士(非法学)只允许本科非法律专业的人报考,大家起点一样,竞争相对公平。考试不考数学,全靠背诵和理解,适合记忆力强、逻辑清晰的考生。不过要注意,法学硕士的分数线近年有所上涨,建议提前选好“保底”院校。

对了小技巧

1. 优先选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同一考试,但分数线通常更低,上课时间灵活。

2. 避开热门城市,比如同样考教育学,东北、西北地区院校比北上广容易得多。

3. 关注同等学力申硕,如果只想拿学位证,可以免试入学,通过校考和统考即可。

选对专业,备考事半功倍。如果你拿不准方向,建议直接联系目标院校的招生办,或者看看往年的录取数据和课程设置,心里更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