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到底要不要交钱?"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明白这事儿,保准你看完心里有数。

废话不多说,要交!但和正式报名不是一回事儿。预报名时系统会提示缴纳报名费,各省标准不同,比如江苏收120元,北京收138元,这笔钱主要用来安排考场、印制试卷。注意啦,这个费用交了不退,哪怕你对了不参加考试。

这里有个坑要提醒,千万别相信"免联考不交费"的鬼话!正规的非全和同等学力申硕都要通过研招网报名缴费,那些说不用考试的八成是野鸡项目。去年我表弟就被人忽悠,说交3万保录取,结果连学信网都查不到学籍。

缴费时记好这三点,

1. 支付宝/银行卡都能付,但别用信用卡

2. 保存好支付凭证截图

3. 显示"缴费成功"才算数,别急着关页面

现在很多学校开通了分期付学费,比如北师大非全教育硕士,能分3年交清。但报名费必须一次性缴清,这和正式录取后的学费是两码事。有些中介会打包收费,这种千万要警惕!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报非全的没几个真差那百来块报名费,关键是别被套路。该交的钱大大方方交,不该交的一分都别给。下个月就要开始预报名了,建议大家先把身份证、学历证扫描件准备好,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非全报名费能退吗?这些情况要注意

非全报名费能退吗?这些情况要注意

一、报名费到底能不能退?先看这3个硬条件

非全报名费的退费规则,全国没有统一标准,主要看报考院校和当地考试院的规定。但根据大部分情况,能不能退费主要看以下三点,

1. 截止时间前主动取消报名

如果报名系统还没关闭,你自己在后台操作“取消报名”,大部分省份会退费。比如广东省明确表示,报名截止前取消的,费用原路退回。但注意,有些省份会扣10-20元手续费,比如山东省。

2. 因官方原因导致考试取消

比如疫情封控、考场突发调整等不可抗力关键点,导致考试无法进行,这种情况下基本都能全额退费。2022年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延考,就是统一退费的。

3. 重复缴费或系统错误

偶尔有同学网络卡顿,重复交了两次钱,或者系统显示缴费失败但实际上扣款了。这种情况带着缴费记录找考试院客服,核实后一般能退。

二、这4种情况,报名费大概率不退!

1. 错过退费申请时间

比如北京、上海等地规定,退费必须在报名结束后7天内提交书面申请,超时一律不退。所以一旦决定不考了,千万别拖延!

2. 已经生成考位信息

如果你的准考证号已经分配,考场座位也安排好了,这时候再想退费,学校通常会以“考务成本已产生”为由拒绝。

3. 个人原因放弃考试

比如临时不想考了、工作太忙没时间复习,或者自己记错考试时间,这类主观方面导致的缺考,99%的院校不退费。

4. 材料不全或信息填错

有的同学填错了报考专业,或者学历认证没通过,这种情况即便你主动放弃,报名费也基本打水漂。

三、退费实操秘诀,这样做更快到账

如果符合退费条件,按下面几步操作能少走弯路,

1. 保留所有凭证

缴费成功的截图、银行扣款短信、报名编号,这些证据一个都别删!尤其是支付订单号,后期申诉全靠它。

2. 第一时间联系官方

直接打报考院校研招办的电话,或者考试院官网的客服。口头说明情况后,按要求提交退费申请表(一般官网能下载),附上身份证和缴费证明。

3. 盯紧退款进度

提交材料后,别干等着!每隔一周查一次缴费原账户,如果超过30天没到账,再次联系客服追问。有的地区退费要等2-3个月,比如陕西省。

四、别上当提醒,交钱前一定确认这2件事

1. 仔细看招生简章

每个学校的退费政策都会写进当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重点看“退费说明”部分。有的学校很坑,比如注明“一旦缴费概不退还”,这种就得慎重考虑。

2. 别轻信“内部渠道”

网上有人说“认识人可以帮你退费”,千万别信!退费流程必须通过官方渠道,私底下转账的都是骗子。

学姐提醒大家,报名费一般在100-200元不等,钱不算多,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尤其是工作党备考非全,时间、精力成本更高,决定报名前一定要考虑清楚,避开这些“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