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地区音乐教育高地,四川音乐学院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在业内素有"音乐人充电站"之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给正在考虑在职读研的音乐从业者提供实用参考。
一、项目基本情况
川音非全研主要面向在职音乐教师、艺术团体从业者及音乐相关行业人员,开设音乐表演、作曲技术理论等方向。最吸引人的是保留了传统院校的学术底蕴,同时采用周末集中授课模式,成都本地学员每月只需到校2次,外地学员可申请线上同步学习。
二、费用明细要看清
2023年最新学费标准为3.8万/年(学制3年),比同城某211院校音乐类非全便宜近40%。但要注意附加成本,乐器维护费年均2000元,采风实践每次约1500元,毕业论文答辩费3000元。建议预留12万总预算,包含隐形消费。
三、报考特殊优势
1. 免联考通道,市级以上文艺院团在编人员可申请专业免试
2. 成果置换政策,近5年获省级音乐奖项可抵1门专业课
3. 弹性学籍,最长可延至6年毕业
4. 双导师制,除学术导师外,必配行业导师(如川交首席演奏家)
四、别上当提醒
1. 声乐方向慎选,近年淘汰率超40%,主因舞台实践时间不足
2. 慎重跨专业,要求提供近3年音乐行业在职证明
3. 住宿不提供,需自行解决周末住宿
4. 学位证书注明"非全日制",但编号与全日制一致
建议本地在职音乐教师优先考虑,外地学员要权衡时间成本。若想兼顾工作与深造,可重点关注音乐教育方向,该方向近3年毕业率达92%。
非全音乐硕士就业现状调查
教育行业,当老师是个"铁饭碗"?
不少非全艺术生毕业后选择进学校当老师。现在中小学美育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学校在招美术、音乐老师时,会优先考虑有研究生学历的。有个朋友在县城高中教美术,他说,"虽然工资不算特别高,但带编的岗位确实稳定,还能继续搞自己的创作。"不过要注意,想进公立学校得提前考教师资格证,部分重点学校还会要求本硕专业一致。
自由职业,把爱好变成饭碗
插画师、独立音乐人、短视频导演…这些新兴职业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有个学视觉传达的姑娘,读研期间就在接商业插画单子,现在月收入比普通上班族还高。她说,"客户其实不太在意你是全日制还是非全,关键看作品能不能打。"建议在校期间多积累作品集,运营好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些都是接单的敲门砖。
文化机构,需要"复合型"人才
博物馆、美术馆、剧院这些单位每年都有招人。比如策展助理岗位,既要懂艺术史,又要会写文案、能做活动策划。认识个师兄在省级美术馆工作,他说,"我们馆里招的两个人都是非全研究生,有工作经验又有学历,上手特别快。"这类单位通常逢进必考,提前关注招聘信息很重要。
行业新需求,跨界才有机会
现在很多传统行业也在招艺术生。比如房地产公司需要展厅设计师,科技公司要UI视觉设计,连农业园区都开始招景观规划师。有个做游戏原画的朋友透露,"我们团队里三个同事都是非全在读,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学的技能直接用在项目里。"这种"在职深造+职业应用"的模式越来越普遍。
地域差异,选对城市很重要
一线城市机会多但竞争激烈,二三线城市竞争小但岗位有限。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如果想做先锋艺术或进大厂,北上广深更有优势;要是打算开工作室或做培训,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反而更容易起步。有个在成都做汉服设计的小伙说,"这里传统文化氛围浓,客户群体稳定,比在大城市硬扛性价比高。"
读研期间要做对三件事
一是主动找实践机会,很多导师手头有项目能参与;二是考取行业证书,比如Adobe认证、演出经纪人资格证;三是积累人脉资源,多参加行业展览、创作沙龙。认识个舞蹈编导专业的朋友,就是在学校组织的展演活动上被演艺公司看中的。
关于学费问题,不同院校差别挺大。综合类大学一般每年2-3万,专业艺术院校可能到4-6万。不过很多单位有继续教育补贴,有些地方还能申请在职研究生专项补助,记得提前咨询清楚。
说一千,道一万说点实在的,艺术这行终究要看真本事。学历是块敲门砖,但门敲开之后,能走多远还得靠手上的功夫。见过太多例子,有人靠非全学历成功转行,也有人读完书照样改行卖保险。关键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把在校期间的时间真正用在刀刃上。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