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近两年在职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走高。特别是工程管理、建筑学等特色专业,去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其中78%进入国企或行业龙头单位。这里给想报读的朋友说点实在话,
首先得看准专业方向。像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基本都被中铁、中建提前预定,去年有位在职学员还没毕业就被提拔成项目经理。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有近三成进入了华为、阿里生态链企业。
免联考入学是最大亮点。去年招的1200名在职研究生中,有430人走的是同等学力申硕通道,这些人多数是单位技术骨干,没时间备考但急需学历提升。张工就是典型例子,他在邯郸钢铁干了8年,去年拿证后直接评上高级工程师。
校企合作资源是真香。学校与冀中能源、长城汽车等23家企业有定向培养计划,去年输送了156名在职研究生到这些单位关键岗位。特别是新能源方向的学员,有企业直接开出年薪18万+技术分红的待遇。
不过要注意选对培养方式。非全硕士更适合需要双证的在职人员,而同等学力申硕对职称评定更友好。去年有位老师傅选错类型,结果耽误了半年时间。
建议打算报读的朋友,重点关注今年新开的智能建造专业,这个方向目前人才缺口最大。另外记得提前准备继续教育抵扣个税的材料,去年有人因此多退了4800元税款。
河北工程大学非全硕士认可度调查
几年,不少上班族想通过读非全日制硕士提升自己,但总担心“学校牌子硬不硬”“用人单位认不认”。尤其是河北工程大学这类地方重点高校的非全项目,关注的人不少。今天咱就唠唠,这所学校的非全硕士到底值不值得报,社会认可度究竟咋样。
一、非全硕士早不是“混文凭”了
前几年,很多人一听“非全日制”,总觉得是“花钱买证”。但现在情况早不一样了。国家从2017年开始就把非全和全日制硕士统考统招,毕业证、学位证都是双证齐全,学信网可查。河北工程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非全招生专业像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这些工科专业,教学要求和全日制基本一致,论文答辩、 实操部分一个不少。
有在读的学员说,“我们周末上课,老师管得比全日制还严,企业项目直接当作业,想糊弄根本过不了关。”这种“真刀真枪”的学习方式,反而让很多单位觉得非全学生“既能干活又能学理论”。
二、本地企业认账,外地看具体行业
从实际调查来看,河北省内尤其是邯郸、石家庄周边地区,企业对河北工程大学非全硕士的接受度挺高。某建筑公司HR直言,“我们招技术岗,更看重项目经验和专业技能。河工大的非全学生多数是在职工程师,来了就能上手,比应届生更实用。”
但要是往北京、天津找工作,情况就复杂些。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告里,虽然大部分已不再标注“仅限全日制”,但实际操作中,部分岗位仍存在隐性门槛。不过也有在天津某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反馈,“入职时HR更关心我的工作经历和参与过的项目,没纠结非全身份。”
三、学校在本地确实“吃得开”
河北工程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省内影响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土木、矿产、水利这些传统优势学科,省内相关单位的中层干部里,河工大校友占了相当比例。有学员透露,“去年我们班毕业的32个人里,有7个评上了中级职称,还有3个升了部门主管。”
学校还专门为非全学生搞“校企对接会”,邯郸本地的大型企业像冀中能源、新兴铸管,每年都来挑人。这种“家门口”的就业资源,对不想换城市发展的职场人来说特别实在。
四、“老江湖”的大实话,适合这类人报
1. 已经在体制内或国企的,评职称、涨工资时,学历门槛卡得严,非全硕士证直接管用。
2. 行业经验很多的技术岗,想往管理岗转,缺个学历“敲门砖”,读非全性价比高。
3. 拖家带口不方便脱产的,周末上课不耽误接送孩子,工作学习两不误。
但要是应届生或者想靠硕士证彻底转行,建议还是慎重考虑。毕竟非全的学习方式,实践性强于理论深度,和全日制系统的科研训练还是不一样。
五、老百姓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学费贵不贵?
河工大非全硕士学费大概在3万-4万(不同专业有浮动),比外地高校便宜不少,而且单位通常能给报销部分费用。
2. 考试难不难考?
和全日制一样参加全国统考,但分数线一般低10-15分。在职备考建议提前半年准备,重点抓专业课。
3. 上课时间咋安排?
多数专业是每月集中两个周末上课,部分课程支持线上直播,外地学生也不用每周跑邯郸。
4. 导师会不会放养?
工科类专业导师普遍管得严,要求学生参与实际课题。有学员吐槽,“导师半夜12点还在群里催实验数据,比上班还累。”
所以哈,河北工程大学的非全硕士到底值不值,关键还得看个人需求。要是图个实实在在的提升,又能兼顾工作和生活,这所学校在河北省内绝对算得上靠谱选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