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几位潜江老铁的私信,"想用同等学力申硕拿个学位,咱们本地有啥靠谱学校可选?"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事儿。说实在的,选校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似的,合适最重要,我帮你们扒拉了周边几个实在选项,连学费、上课方式都摸清楚了,看完这篇就够用!
先给新手科普下,同等学力申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参加12月全国联考,先上课后考试,特别适合工作忙的在职族。咱们潜江本地虽然没有招生点,但周边城市这些学校都挺方便,
1. 武汉轻工大学
离潜江(开车1.5小时),学费2万出头最亲民。他们家的食品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在省内挺能打,每月集中上2天课,特别适合倒班的工作党。去年带过两个小龙虾加工厂的经理去读,反馈说老师讲课特别实在。
2.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类王牌!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教学方向是特色,想评职称的中小学老师首选。线上直播+寒暑假面授的模式,幼儿园老师都能安排开。重点提醒,他们家要求本科毕业满2年才能报,刚毕业的小年轻得再等等。
3. 三峡大学
医学和水利专业是隐藏大佬,临床医学、护理学这些热门专业都有招。虽然得跑宜昌上课(动车2小时),但人家跟三甲医院有合作,实操机会多。有个在潜江中心医院工作的读者去年上岸,现在论文都开题了。
图方便选武汉轻工,周末上课不耽误事
要评职称选中小学专业,认准湖师大
医疗系统晋升必备,三峡大学最对口
提醒大家,别信什么"“抱过”"的机构,认准学校官网查简章。现在报名还能赶上9月秋季班,再拖就得等明年了。
要是拿不定主意,直接打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电话问,比中介靠谱得多。下期打算扒一扒这些学校的通过率,想知道哪家最容易拿证?记得关注更新。
同等学力申硕通过率真实排名
说到同等学力申硕,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通过率”。网上信息五花八门,有的说“随便过”,有的说“卡通过率”,到底哪些学校通过率更高?今天咱们就聊点大实话。
一、通过率高的学校有哪些?
先泼个冷水,官方从不公布具体通过率数据。不过从学员反馈和高校内部消息看,综合类大学普遍比专业型院校更友好。比如某中部211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三年统考通过率稳定在65%左右;而某财经类院校的会计学专业,通过率长期徘徊在50%上下。
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反而容易“捡漏”。像某理工强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去年参加答辩的学员中,有八成顺利拿到学位。这里有个小窍门,避开该校王牌专业,选择非强势学科,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二、影响通过率的三大隐形方面
1. 题库更新频率,有些学校三年才换一次题库,历年真题重复率高;有的学校每年更新,备考难度直接翻倍。建议多联系在读学长学姐,搞清目标院校的出题规律。
2. 导师带生数量,博导每年带5个和带10个,指导质量天差地别。某985高校教授私下透露,“带的学生太多,根本顾不过来,说一千,道一万只能拼学生自己。”
3. 校内审核松紧度,同样是论文查重,有的学校卡15%,有的卡20%。北京某高校甚至要求学员预答辩前必须发一篇普刊,这门槛直接筛掉三成人。
三、提高通过率的实战技巧
别光盯着学校排名,这三个细节更重要,
选对答辩月份,每年5月答辩的通过率普遍比12月高5-8个百分点,因为上半年专家评委时间更充裕。
蹭校内辅导课,很多高校的免费考前培训藏在继续教育学院官网角落,这些课直接由出题组老师授课,比外面万元“抱过”班实在。
研究评分细则,某师范大学的英语统考评分表显示,作文部分只要写完规定字数就有基础分,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四、“躲坑”攻略,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1. 承诺““抱过””的机构,去年曝光的某机构纠纷案,学员交8万““抱过”费”,说一千,道一万连考试资格都没拿到。记住,正规流程必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信息平台”注册。
2. 跨省报考陷阱,河北某高校在山东设教学点,学员答辩时才发现要自费去本部参加,交通住宿多花近万元。
3. 隐形收费项目,上海某高校学费标价2万8,实际还有9800的“论文指导费”、3600的“查重费”,交钱时一定问清明细。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通过率高低关键还得看自己。见过每天通勤三小时还坚持听课的上班族,也见过交钱后就玩消失的甩手掌柜。学校给的只是机会,能不能抓住还得看个人付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