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职考研的同学在问,"非全日制研究生预报名填了学校,正式报名能修改吗?"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家的报考规划。作为经历过非全考研的老司机,我专门咨询了5所高校招生办,结合最新政策给大家说透这件事。
废话不多说,预报名学校确实可以修改!但必须满足3个条件,
1. 在报名系统开放期间(每年10月25日前)
2. 原报考院校未进行报名确认
3. 新目标院校有剩余招生名额
具体操作分三步走,
①登录研招网点击"取消报名"
②重新选择报考点填报信息
③特别注意要重新缴费(原费用7个工作日内退回)
这里有个关键提醒,北京、四川等地实行考点限额制,比如去年就有考生改报北师大时遇到考点已满的情况。建议改志愿前先打招生办电话确认两件事,该校是否支持修改志愿、目标专业是否还有调剂名额。
今年有个新变化要特别注意,部分985院校的非全专业(如MBA、MPA)开始实行"预报名锁定"政策。比如浙江大学明确公告,9月预报名成功后就不能更改报考类别(非全/全日制互换),但同类别内允许更换专业。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用建议,如果还在犹豫学校,可以先报保底院校,等10月20日左右查看各校报名人数统计(省考试院会公布)再决定是否更改。去年就有考生通过这个方法成功"捡漏"985院校的非全名额。
非全日制考研报名后还能改专业吗?
一、报名截止前,有机会改!
话不多说,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是可以修改专业的。比如你原本报的是工商管理,但后来想换成公共管理,只要还在报名时间内,登录研招网系统,找到“修改报名信息”的选项,直接操作就行。
不过要注意,每个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你之前已经生成过报名号,修改专业后系统会覆盖原来的记录,最终以对了一次提交的信息为准。所以改完一定要反复检查,确认专业名称、代码、考试科目都没问题。
二、这些情况不能随便改
1. 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这是最硬性的规定。一旦报名通道关闭,任何信息都无法修改,包括专业、学校、考试地点等。
2. 涉及特殊报考条件,比如有的专业要求工作年限(如MBA),或者本科专业对口(如医学类)。如果你不符合新专业的条件,即使系统能改,后续审核也可能不通过。
3. 已经完成网上确认,网上确认阶段需要提交照片、户籍证明等材料,一旦确认成功,所有信息锁定,这时候想改专业只能等明年再报了。
三、改专业的具体操作步骤
如果确定要改,可以按下面流程来,
1. 登录研招网,进入“统考网报”系统;
2. 点击“取消报名”,原来的报名信息会被作废;
3. 重新填写一份报名表,选择新专业;
4. 生成新的报名号,并重新缴费(原费用会退回账户)。
不过,不同省份的退费规则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地区规定“取消报名后重新报考”需要额外审核,建议大家改之前先打当地考试院的电话问清楚,别因为流程问题耽误事儿。
四、跨专业要慎重考虑
改专业看似简单,但别光凭一时冲动。尤其是跨度大的专业,比如从文科转工科,或者从教育学转计算机,一定要想清楚,
考试科目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原本考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换成教育学后可能要考英语一+政治+专业课,复习时间可能来不及;
导师和学校是否接受跨专业,有些专业明确标注“仅限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考生”,报名前务必看准招生简章里的备注;
未来职业规划是否匹配,非全日制考研的同学大多是在职党,换专业最好和当前工作或长期发展方向挂钩。
五、特殊情况怎么办?
如果因为选错专业导致无法考试(比如不符合报考条件),还有一种补救办法,联系报考院校的招生办。有些学校允许在初审阶段“内部调整”,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成功率也不高,千万别把希望全押在这儿。
举个例子,去年有位同学张三(化名)报了某高校的教育学,后来发现想换成心理学,但报名已经截止。他直接打电话给学校研招办说明情况,恰好心理学专业没招满,学校同意他补交材料后修改信息。不过这种情况属于“特事特办”,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在报名期内解决。
六、改完专业后要做的事
如果成功换了专业,接下来要注意,
1. 重新下载准考证,报名信息修改后,准考证上的专业和考试科目会同步更新,务必打印最新版本;
2. 调整复习计划,尤其是专业课内容变化大的,得抓紧时间补课;
3. 关注学校通知,部分院校会针对修改过专业的考生单独拉群或发布公告,比如复试加试要求等。
非全日制考研改专业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和“怎么操作”的问题。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列个表格对比新旧专业的优缺点,再找行业前辈或者导师聊聊,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