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同等学力申硕拿证难,到底难在哪?"作为带过200+学员的“懂行的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
先摆个数据,去年某省学位办公布,同等学力申硕全国平均通过率41.7%。但注意!这指的是通过统考的比例,最终拿证人数还要再打7折。不过别慌,我带的学员里就有宝妈边带娃边拿证的,关键得避开这三个坑,
第一坑,选错专业吃大亏。有个学员本科学汉语言,非要报金融学,结果统考科目《经济学综合》考了3次才过。建议在职人士首选本专业或管理类,像教育学、工商管理这些统考科目通过率能到55%以上。
第二坑,论文准备太佛系。重点来了!很多学校要求发表小论文,千万别等到统考过了才开始准备。有个学员去年6月通过考试,结果发现核心期刊排期都到2025年了,现在还在等发表。建议大家入学第一年就联系导师确定选题。
第三坑,费用计算有猫腻。除了2-4万的学费,还要预留1万左右的杂费。某985高校的申硕流程单显示,答辩费8000,文献检索费2000,这些都不会写进招生简章。记得提前问清是否有加项收费。
特别注意,今年多所高校调整了申硕政策。比如某师范大学新增前置审核,要求在职学员提供近三年工作成果;某财经大学将统考英语合格线从60分提到65分。建议选校时直接打研究生院电话确认最新要求。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快递站王姐38岁开始申硕,每天利用午休1小时刷题,周末蹲图书馆写论文,三年拿下教育学硕士。她的诀窍就八个字,选对方向,死磕到底。
在职申硕统考英语通关技巧
一、先摸清考试套路,针对性复习
考试就像打仗,得先摸清“敌方”的战术。申硕英语统考的题型相对固定,通常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写作四大块。不同院校的题目难度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考点基本一致,词汇量、语法基础和快速阅读能力。
建议先找近3年的真题做一遍,不用计时,重点观察三个问题,
1. 哪些题型占分比例高?(比如阅读和写作通常是重头戏)
2. 自己哪部分最薄弱?(比如总在完形填空上丢分)
3. 高频考点有哪些?(比如虚拟语气、定语从句等语法点)
摸清这些,复习就能直奔主题,避免盲目刷题。
二、词汇积累,用“场景法”代替死记硬背
背单词是多数人的痛点,尤其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与其抱着词汇书硬啃,不如试试“场景记忆法”,
分类记忆,把单词按主题分类,比如职场沟通(meeting, proposal)、学术场景(research, analysis)。这样遇到相关阅读题时,反应更快。
碎片化学习,利用通勤、午休时间,用APP(比如百词斩、墨墨)刷10-15个高频词,长期坚持效果显著。
真题复盘,做完题后,把生词单独整理到本子上,标注真题中的例句。这些词重复出现的概率极高,必须拿下。
三、阅读理解,学会“定位法”提速
阅读题分值高,但篇幅长,容易超时。关键在于抓重点、跳过细节。具体操作,
1. 先读题目,圈关键词,比如人名、数字、专有名词。
2. 带着问题扫读文章,重点看首尾段和每段首句,快速锁定答案位置。
3. 同义替换是陷阱,正确答案往往换一种说法,比如原文用“reduce”,选项可能用“cut down”。
举个例子,
题目问“作者对远程办公的态度是什么?”
直接找到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如“Although remote work has benefits, it may weaken team cohesion.”),就能判断作者是“客观评价”而非“完全支持”。
四、写作模板,别求高大上,但求稳
写作部分最怕临场发挥,尤其是时间紧张时容易语无伦次。考前准备好两套万能模板,
议论文结构,开头表明观点(如“I strongly believe that…”),中间用“Firstly, Secondly”分点论述,结尾个人觉得。
常用句型,比如表达对比(“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举例(“Take…as an example”)等。
注意,模板别照搬网络范文,改几个词变成自己的话,避免雷同。比如把“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改成“Most people would agree that…”。
五、临场技巧,时间分配比完美更重要
考试时最大的敌人不是题目,而是时间。建议这样分配,
阅读理解,每篇10分钟,先做容易的题型(比如细节题),难题标记后回头补。
完形填空,10分钟内完成,遇到不确定的空先跳过,说一千,道一万结合上下文逻辑推敲。
翻译和写作,各留20分钟,先打草稿再誊写,避免涂改。
如果遇到卡壳的题,果断放弃,确保能拿的分先拿到手。
六、心态调整,把考试当“模拟考”
很多人在考场容易紧张,反而影响发挥。考前一周,每天按考试时间(比如下午2点-4点)做一套模拟题,训练生物钟。上考场后,深呼吸三次,把卷子当成平时的练习——你练过的每一道题,都不会白费。
学姐提醒一点,复习资料贵精不贵多。一本真题集、一份高频词汇表、再加语法笔记,足矣。剩下的,就靠每天坚持的半小时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