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问,“想读研但不想辞职,哪些学校能报非全?”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一份最新报考门道,手把手教你怎么选学校。
挑学校主要看三点,离家近、专业强、学费能接受。像北京的小王选了本地某211的MBA,周末上课不耽误接送孩子;深圳做IT的小李报了隔壁城市985的软件工程专业,高铁通勤也方便。
推荐几个热门院校,
1. 某中部985高校的教育硕士,周末线上直播+寒暑假集中授课
2. 东部沿海211的工商管理专业,学费6万/2年,接受专科毕业满5年报考
3. 某财经类双非院校的会计专硕,免联考申请通道今年新增30个名额
特别注意这些细节,
9月报名前务必确认招生简章标注"非全日制"
部分院校要求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医学、法学等专业对前置学历有硬性要求
外地院校要看清楚上课频次,别选每月都要出差的
去年邻居张姐就吃了亏,报了所外地学校才发现每月要请3天假,坚持半年只能退学。建议大家优先选交通便利的院校,周末上课的比集中授课的更省心。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要多少?
一、学费到底多少钱?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说句实话,差距真的很大!便宜的每年1万出头,贵的能到三四十万。具体分几类,
普通专业,比如教育学、文学这类,一年学费普遍在1万到3万之间,两年下来总费用2万到6万。
理工科,计算机、工程管理等专业,学费稍高一些,一年2万到5万,全程4万到10万。
MBA/EMBA,这是“重头戏”。普通院校的MBA全程8万到15万,985/211或一线城市的名校,比如北大、清华,学费普遍20万起步,部分EMBA项目甚至超过40万。
举个实际例子,某985高校的金融硕士非全项目,两年学费12万;而同校的MBA,两年学费28万。所以选专业前,一定先看学费能不能接受。
二、为什么学费差别这么大?
影响学费的方面主要有三个,
1. 学校牌子,985、211高校的学费普遍比普通院校高,毕竟师资和资源摆在那儿。
2. 专业热度,像金融、管理这类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学费自然水涨船高。
3. 地区消费水平,北上广深的高校学费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比如同一所高校的深圳校区可能比本部贵20%。
另外,部分院校会把课程实践、企业合作项目的成本算进学费里,所以收费高不一定全是“品牌溢价”。
三、除了学费,还要准备哪些钱?
别以为交完学费就完事了!还有几笔钱容易被忽略,
教材费,500到2000元/年,有些专业需要买国外原版教材,更贵。
论文答辩费,通常在5000元左右,不同学校有浮动。
交通住宿,非全日制一般不提供宿舍,异地读研的同学得算上每周往返的交通费,或者就近租房的开销。
建议大家在报名前,直接打电话问学校招生办,把杂费清单要过来,提前做好预算。
四、学费能分期或者报销吗?
手头紧的同学别慌,很多学校支持分期缴费,比如分两次或四次交清。个别单位还有教育福利,员工读非全可以申请补贴,比如国企、事业单位、大型民企,有些能报销50%以上的学费。
不过,千万别指望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不享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只有极少数学校自设奖励,比如成绩排名前5%的学生减免部分学费,但名额非常少。
五、怎么选才不踩坑?
1. 明确需求,如果为了升职加薪,选性价比高的普通院校就行;如果冲着人脉资源,优先考虑名校MBA。
2. 对比成本,把学费、时间、交通成本全算进去,别光看学费数字。
3. 打听口碑,找在读的学长学姐问问,有些学校看似便宜,但课程安排水,反而浪费钱。
学姐提醒一句,学费只是读研成本的一部分,周末上课、熬夜写作业、协调工作学习的时间精力,才是更大的“隐形投入”。决定之前,先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这两三年的压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