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去年报了某高校的非全研究生班,交完8万学费才发现周末上课要跨省。像一朋友这样踩坑的在职考生不在少数,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非全日制读研的三大硬伤。
第一坑,学费刺客藏得深
某985院校的MBA非全班学费38.8万,比全日制贵2倍多。更坑的是部分院校要求一次性缴清,这对工薪族简直是暴击。建议查学费时直接打招办电话,官网公示的可能是3年前的老数据。
第二坑,社会认可度玄学
虽然政策说非全与全日制同等效力,但实际求职中,国企招聘简章常标注"全日制硕士优先",教师编考试超7成岗位直接排除非全。某双一流高校就业办老师透露,"企业筛简历时,非全简历会自动降档处理。"
第三坑,毕业难度不降反升
某校2023届非全研究生论文盲审通过率仅61%,比全日制低19个百分点。更现实的是,在职人员要兼顾工作家庭,某培训机构调查显示,超4成非全学员因工作变动被迫延期毕业。
建议想报名的朋友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单位是否报销学费?是否有固定双休日?能否保证每周20小时学习时间?如果三个答案都是否,劝你三思。
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不脱产读研”。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或者晚上上课,毕业拿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证书上会标注“非全日制”。但注意了!从2017年起,非全和全日制一样得参加全国统考,分数线也一样,绝对不是“花钱就能混”。
二、哪些人适合读非全?
1. 在职党想提升学历的
比如教师、公务员、国企员工,单位卡学历晋升,但辞职读全日制成本太高。非全能边工作边拿证,工资照发,学费还能攒报销。
2. 想转行但缺敲门砖的
比如干销售的想转金融,读个金融类非全,既能系统学知识,又能拿证当“跳板”,面试时底气更足。
3. 工作需要扩展人脉的
班里同学多是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互相交流行业信息,甚至合作机会,这点比全日制更“实用”。
三、读非全的三大好处
1. 不耽误赚钱
全日制读研三年,少赚几十万工资还得交学费。非全虽然学费贵点(一般2-10万),但有工资兜底,经济压力反而小。
2. 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
白天上班遇到的问题,晚上上课直接找老师同学讨论。比如做市场的同学,能把课堂学的用户分析模型第二天直接用到工作中。
3. 学校资源照样用
导师项目、校园招聘、图书馆数据库……这些资源非全生同样能蹭。尤其名校资源,平时自己根本接触不到。
四、不得不说的“坑”
1. 时间管理能要命
工作日加班+周末上课+期末赶论文,堪比“铁人三项”。见过同学凌晨两点改PPT,第二天照样赶早班车上课。
2. 社会认可度参差不齐
虽然国家规定非全和全日制同等效力,但有些私企招聘时仍会“区别对待”。建议提前打听目标行业的情况。
3. 学费确实不便宜
管理类、金融类非全学费普遍5万以上,部分名校MBA甚至超过20万。如果单位不报销,得好好算笔账。
五、怎么选不后悔?
1. 看学校专业
优先选本地985/211,或者行业特色强的学校。比如想进电力系统,华北电力大学的非全比普通985更吃香。
2. 算清楚“投资回报”
如果读研为了升职加薪,先打听单位是否认非全学历;如果为了转行,看目标岗位的招聘要求。
3. 家庭支持很重要
周末上课意味着陪家人时间减少,尤其有娃的家庭,得提前做好“后勤保障”。
六、大实话时间
别指望“水个学历”,非全毕业论文和全日制一样查重、盲审,混日子的真毕不了业。
导师关系要处好,多请教行业经验,有些导师能给你推荐工作机会。
校友群别潜水,毕业论文数据难搞?群里喊一声,可能有同学单位能提供调研资源。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扎心的,值不值得,关键看你想要什么。如果图个学历镀金,非全确实累;但如果清楚自己缺什么,非全就是“边搬砖边铺路”的最佳选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