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职朋友私信问我,"听说国外有不用考试的博士?圣何塞那个项目靠谱吗?"作为“懂行的人”,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事。
先说说圣何塞项目的三大优势。第一不用参加联考,这对工作忙成狗的在职人员简直救命。第二学制灵活,周末线上+寒暑假集中授课,去年我同事一朋友就这么读完的。第三学历认证要看清楚,一定要选教育部认可的院校,圣何塞的合作院校名单在涉外监管网都能查到。
申请流程分四步走,准备材料(工作证明、推荐信这些)→提交初审→面试考核→缴费注册。重点提醒三点,推荐信要找直属领导写,研究计划书别写太学术化,面试主要考察实际工作能力。去年有个朋友准备了50页PPT,结果考官就问了他三个工作案例。
费用方面分三块,学费8-12万全程,比国内非全便宜30%左右;差旅费看个人,每次去美国待2周的话预算2万;论文辅导费另算。特别注意别找中介代申请,官网明确写了自主报名,去年有人被黑中介坑了8万服务费。
适合这三类人申请,工作5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急需博士学历评职称的、想拓展国际资源的创业者。但如果是应届生或者想搞科研的,建议还是走国内统考。
在职博士学费一览表,哪所院校最省钱?
一、不同地区学费差异大
1. 北上广高校,牌子硬,价格也高
北京、上海的名校比如北大、清华、复旦,在职博士学费普遍在15万-25万之间,个别管理类专业甚至超过30万。比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在职工商管理博士(DBA),学费直接标到45.8万。不过这些学校资源多、导师牛,适合预算充足的人。
2. 中西部高校,性价比更突出
像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这类中西部985院校,学费就亲民不少。工学、教育学方向一般在8万-15万,医学类稍高些,但大部分不超过20万。比如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在职博士,3年总费用约12万,平均一年4万,对普通上班族压力小很多。
3. 地方院校,门槛低,费用更省
非985/211的地方高校,比如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学费基本压在5万-10万区间。例如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在职博士,全程学费6万左右,适合只想拿学位、对学校排名要求不高的人。
二、影响学费的三大原因
1. 专业类型
医学、商科(比如MBA、DBA)收费普遍高于文科和理工科。举个例子,同一所学校,文学博士可能8万能读完,临床医学博士可能就要20万起步。
2. 学制长短
大部分在职博士学制3-5年,但有些学校允许延期毕业。注意!延期可能要多交每年1万-2万的学籍管理费。报名前一定问清延期政策,别被“低价入学”忽悠了。
3. 是否联合办学
部分高校和国外院校合作开办的在职博士项目,学费会比普通项目高30%-50%。比如某985高校和澳大利亚高校合办的DBA项目,学费直接飙到28万,比本校同类项目贵了近10万。
三、这样选校最省钱
1. 优先本地高校
跨城读在职博士,交通住宿都是隐形开销。比如在深圳工作,选中山大学比跑北京读省下一大笔差旅费。
2. 盯紧奖学金政策
别以为在职博士没补贴!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对发表核心论文的学生有1万-3万奖励,部分导师课题组还会发科研补助。
3. 公立院校>合作项目
同样专业优先选高校自主招生的项目,通常比校企合作、中外合办项目便宜。比如某财经大学自主招生的经济学博士收费12万,而该校与机构合办的同类项目标价18万。
4. 学制选短不选长
3年能毕业就别拖到5年。比如某高校每年学费5万,3年总成本15万;如果延期两年,加上管理费可能多花7万-8万。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低价噱头藏猫腻
有些机构广告打着“5万读博士”,实际要另收论文辅导费、答辩费,说一千,道一万一算多花好几万。报名前务必确认费用清单。
警惕““抱过””承诺
真正的高校不会承诺100%毕业,遇上这种宣传赶紧绕道,大概率是野鸡项目。
别光看学费,要看毕业难度
有些学校学费低,但毕业要求发SCI论文,对在职人士来说反而成本更高——可能得花钱买实验数据、请人润色论文。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实在话,选学校就像买菜,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也不一定差。关键看自己兜里多少钱,再匹配毕业难度、导师资源。比如中部某双非院校的工学博士,学费8万,但导师有国家级项目资源,比某些名校“放养型”导师实在多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