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大学读个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能拿多少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话题。

话不多说,根据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数据,江苏大学非全毕业生首年平均薪资在8000-12000元/月之间。但注意,这可不是铁板钉钉的数字。我认识的两个同校毕业生,小王在本地制造业做中层管理,月入9500;小李跳槽到上海互联网公司,直接拿到1.6万。差距怎么来的?主要看三个关键点,

第一,选对专业太重要。江苏大学的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这些王牌专业,企业认可度明显高。去年有个计算机方向的毕业生,还没答辩就被南京某科技公司预定,起薪就是1.2万。要是选冷门专业,可能就要打点折扣。

第二,工作经验是加分项。招生办的老师说过,他们非全学生里,有工作经验的比应届生薪资普遍高20%左右。特别是医疗、教育系统的在职人员,读完研评职称涨工资,那都是实实在在的。

第三,地域影响不能忽视。留在镇江本地就业,薪资水平可能比去苏锡常低15%-20%。但生活成本也低哈,算下来其实性价比差不多。

这里要提醒准备报名的朋友,江苏大学的非全项目确实不用参加统考,但毕业论文要求跟全日制一样严格。去年就有个别同学因为工作太忙没按时完成论文,耽误了毕业时间。建议报读前跟单位协调好时间,最好能争取到学习假。

关于学费问题,2025年标准还没出,但参考今年工科专业2.8万/年,管理类3.2万/年的标准,预计涨幅不会超过10%。比起动辄十几万的MBA项目,这个价位在省内高校里算中等偏下。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实在话,读非全涨薪不是自动的,关键要把学到的东西用出来。认识个学姐把课堂上的质量管理知识用到医院工作中,第二年科室绩效奖金涨了30%,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

江苏大学非全报考条件有哪些?

江苏大学非全报考条件有哪些?

一、学历门槛,不是所有毕业证都能用

江苏大学非全的学历要求分得挺细,主要看报考的专业类型。普通专业(比如教育学、工程管理)要求本科毕业就行,应届生、往届生都能报;大专毕业的朋友得等满2年(从毕业到录取当年9月算)。举个例,2024年考研的话,大专最晚得2022年9月前毕业。

要是冲MBA、MPA这类管理类专硕,门槛更高点,本科毕业得有3年工作经验,大专得满5年,硕士或博士也得攒够2年。这里的工作经验不是随便盖章就行,得看社保记录或劳动合同。

二、专业对口,跨考有门道

非全大部分专业允许跨考,比如法律硕士(非法学)就专门收本科不是法学的人。但像临床医学、护理学这种硬核专业,基本只要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考生,报名时得仔细看招生简章里的备注。

有个小窍门,如果拿不准自己专业算不算“相关”,直接打学院招生电话问最稳妥。去年有个学生物工程的朋友想跨考食品工程,结果招生办老师说他的课程匹配度够,照样能报。

三、特殊人群,这些情况能加分

1. 退伍大学生,服役期间立过三等功以上的,初试能加10分;

2. 基层项目人员,参加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服务期满的,部分专业优先录取;

3. 在职定向生,部分专业要求报名时必须有单位盖章的定向就业协议,尤其是和教育、医疗相关的专业。

四、材料准备,别在细节上翻车

除了学历证、身份证这些常规材料,有几点特别容易踩坑,

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必须做学信网认证,海外学历得提交教育部留服中心的认证书;

工作证明,要盖单位公章,写清楚入职时间、岗位等信息;

科研成果,虽然非全不强求,但有论文或专利的可以附上,复试能加分。

五、时间节点,错过等一年

江苏大学非全和全日制是同一时间报名,每年10月在研招网填志愿,12月底参加全国统考。但要注意,非全大部分专业是周末授课,外地考生得提前协调好时间。这两年新增了部分集中授课的专业(比如寒暑假班),适合异地工作的考生。

说一千,道一万唠叨一句,每年都有考生因为社保断缴被卡工作经验,尤其是考管理类专硕的朋友,提前半年查清楚自己的社保记录最稳妥。还有疑问的话,直接打电话问问招生办的老师最靠谱,江苏大学研招办电话0511-8878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