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看招生简章说在职博士不用脱产,是不是不用去学校上课?"其实很多人对"不脱产"三个字存在误解。今天我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避免踩坑。
首先要明确,在职博士确实属于非全日制教育,但"不脱产"不等于完全不用到校。我接触过的案例中,90%的院校都有线下授课要求。比如北京某985高校的金融学博士项目,每月要集中4天到校学习,这才是真实的"不脱产"状态。
第二个常见误区是觉得免联考等于零门槛。去年有个学员就是吃了这个亏,他以为某校的同等学力申博不用考试就直接报名,结果发现虽然免统考,但需要提交3篇核心期刊论文。所以提醒大家,免联考≠不考核,各校都有自主考核标准。
第三个坑是盲目相信"全程线上"。去年教育部刚发过通知,严禁博士培养搞"水学历",现在正规院校的博士项目,必修课必须线下完成。就连答辩环节,大部分学校都要求现场进行。那些承诺全程网课的,建议先查查学校资质。
建议大家在选择时重点看三点,一看课表排期是否影响工作,二看科研成果要求是否合理,三看导师是否有带在职生的经验。比如上海某高校的工程博士项目,就把课程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这样既保证学习质量又不耽误工作。
对了说句大实话,读在职博士就像跑马拉松,既要工作又要搞科研,没有捷径可走。但选对项目能少走弯路,关键是要提前了解清楚培养方案,做好时间规划。
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博士有什么区别?
先说基本概念
同等学力申硕简单来说,就是不用参加全国统考读研,只要满足条件(比如本科毕业满3年),通过学校审核后直接进入课程班学习。学完课程后参加5月的全国统考,考过了再写论文答辩,说一千,道一万拿硕士学位证(单证)。
在职博士则是针对已经拿到硕士学位的人,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入学一般要参加考试,毕业需要完成课程、发表论文并通过答辩,对了拿博士学位证(单证或双证,看学校类型)。
具体区别看这5点
1. 门槛高低不同
同等学力申硕,门槛低。大专就能报课程班,但想申硕必须本科毕业且有学位满3年。
在职博士,门槛高。绝大多数学校要求硕士毕业满5年,还要有科研成果(比如发过核心期刊论文),部分院校还卡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举个例子,小王本科毕业5年,可以直接报同等学力课程班;但要是想读在职博士,得先读完硕士再等5年。
2. 入学方式两码事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交材料审核通过就能上课。但想拿证必须通过全国统考,这个通过率大概60%-70%。
在职博士,必须参加笔试+面试。像清华、北大这类985院校,淘汰率能达到80%,考英语和专业课能刷掉一大半人。
3. 毕业难度不在一个量级
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科目只有外语+学科综合,部分专业只考外语。满分100分,60分及格,有4次补考机会。论文要求1万字左右,查重率低于15%即可。
在职博士,课程考试由学校自主命题,通常每学期考3-5门专业课。毕业前要在CSSCI或SCI期刊发2篇论文,毕业论文要求8-10万字,查重率要压到10%以下。部分院校还要求盲审通过率100%。
4. 证书含金量有别
同等学力申硕,拿的硕士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模一样,学信网可查。但因为没有学历证,考公考编时部分岗位受限。
在职博士,双证博士(学历证+学位证)和全日制证书效力相同;单证博士只有学位证。现在全国有30多所高校保留双证在职博士招生,比如社科院、中科院。
5. 花费差距明显
同等学力申硕,全程2-4万,北上广深的名校可能到5万。
在职博士,普通院校8-15万,985高校普遍20万起步。医学类博士更贵,像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在职博士全程要40万左右。
到底怎么选?
想快速拿个硕士学位的,选同等学力申硕。从入学到拿证最快2年,特别适合教师、医生等需要职称晋升的群体。
已经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需要博士学历加持的,咬牙冲在职博士。尤其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中高层,博士学位对升职帮助很大。
两种方式都能边工作边学习,但千万别图便宜随便选——同等学力申硕的统考英语难度相当于大学六级,在职博士的毕业论文真的能熬白头发。选之前先想清楚,是要个学位应急,还是为长远发展铺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