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预报名结束后,总会有在职考生因工作繁忙错过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作为从业8年的学历规划师,我处理过217起类似案例,个人觉得出3个有效补救方法,
1. 补报机会,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院校在正式报名期间(10月8-25日)仍接受材料补交。去年我们帮助34名考生通过提交《在职工作证明》和《进修承诺书》成功补报。
2. 灵活过渡,同等学力申硕全年可报的院校清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金融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管理)
3. 免联考通道,中外合办项目推荐,
■ 天津财经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MBA(无需考研成绩)
■ 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项目管理(自主招生)
重要提醒,补报名需在10月20日前联系院校研招办,部分专业如教育管理、工商管理(MBA)会有额外面试环节。去年有位深圳的中学教师,在10月22日补报华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通过加试专业笔试后顺利录取。
非全考研报名后,这5件事必须马上做
1. 定好复习节奏,别“走一步算一步”
报名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剩余时间拆分复习任务。比如政治科目,先梳理大纲知识点,再分阶段刷题;英语按题型(阅读、作文、翻译)分配每周练习量。别贪多,但要确保每天有固定学习时间,哪怕半小时背单词也行。在职党可以早起1小时或利用午休、通勤碎片时间,比如用APP刷题、听知识点音频。
建议做个“弹性计划表”,留出20%的缓冲时间应对突发加班或状态不佳的情况。千万别把计划排得太满,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2. 确认考试资料是否齐全,别等缺了才急
赶紧检查这三样,
考试大纲,去学校官网或研招网下载最新版,尤其注意专业课是否有调整;
真题和参考书,某宝、二手平台或学长学姐渠道尽快补齐,近5年真题必刷;
报名信息,再核对一遍个人信息、报考专业代码,下载备份报名表。
如果发现资料不全,立刻行动!比如专业课找不到真题,可以直接打电话问学校招生办,或者加入备考群找同专业考生交换资源。
3. 调整生活优先级,学会“抓大放小”
非全考研最大的敌人是时间不够用。报名后要立刻和家人、同事沟通,争取支持。比如,
减少非必要社交,周末饭局能推就推;
和领导协商,暂时减少出差或加班任务;
家务分摊给家人,或用扫地机器人等工具省时间。
记住,复习期间“自私”一点不丢人,考上后再补偿大家也不迟!
4. 摸底自测,揪出薄弱点
别等到考前才发现自己弱项!报名后立刻做一次全真模拟,
按考试时间掐表做题,尤其是专业课和英语;
分析错题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还是解题思路不对?
针对性地补短板,比如数学公式记不牢就整理成小卡片随身背。
如果自测分数离目标差距太大,别慌!调整复习重点,把能拿的分先稳住(比如政治选择题、英语作文模板),再攻难点。
5. 找对“战友”,别一个人硬扛
单打独斗容易心态崩!建议,
加2-3个备考群,优先选同校同专业的,方便分享资料;
找在职考研的伙伴组队打卡,互相监督进度;
主动联系上岸的学长学姐,请教复习技巧和答题套路。
注意,别加太多群!小心信息过载,反而浪费时间。挑活跃度高、少灌水的群,重点关注学校动态和干货分享。
报名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按这5步把计划落到实处,稳住心态,你离上岸就更近一步。学姐提醒,越早行动,焦虑越少,今天下班就动起来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