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非全心理学考研热度蹭蹭涨。我表妹去年辞职备考,结果发现各校招生要求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今天就给大家唠唠怎么选校不踩雷,特别整理了三所性价比高的院校,文末附“防坑”要点。

先说三个最常见的选校误区,

1. 不看招生简章,某211院校去年突然取消非全招生,导致上百人复习白费

2. 光盯着985,北京某top校非全学费18.8万,而同专业双非院校只要6万

3. 忽略上课方式,上海某校要求每周三天线下课,外地考生直接傻眼

推荐三所宝藏院校,

① 江浙沪包邮区看这里,

杭州师范应用心理专硕,2.5年学制,学费全程6万。最大优势是每月集中授课4天,特别适合长三角上班族。去年录取线345分,比国家线高5分,但复试不卡人。

② 北方考生看过来,

天津师范的咨询心理学方向,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培养。学费每年2.4万,关键是有周末线上+寒暑假线下的混合模式。去年新增3个补录名额,过线就能进。

③ 要名校光环的注意,

华南师范的非全今年扩招到45人,新增用户体验方向。虽然学费涨到8万,但毕业发的是和教育学硕士同等效力的双证。重点是可以申请教师宿舍,这在非全项目中很少见。

报考要准备的资料清单,

工作证明别随便开,必须有单位公章+法人签字

研究方向别乱填,发展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录取率高20%

推荐信有门道,找本科导师比找公司领导更管用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非全学历考公能用吗?

A,今年已有7个省明确承认非全硕士学历,但记得选双证项目。

Q,有没有不用考试的?

A,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但只能拿单证。广西师范和西北师范有这类项目,适合只要学位证的考生。

今年有个新情况要特别注意,华东地区5所院校突然要求提供半年社保记录,外地报考务必先查当地政策。建议在院校官网查最新简章,打研招办电话确认,别轻信中介消息。

非全心理学考研学费涨跌排行榜

非全心理学考研学费涨跌排行榜

几年,非全日制心理学考研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同学在选学校时,除了关注专业实力和地理位置,最关心的就是学费问题。毕竟非全的学费跨度大,从几万到十几万都有,而且每年都可能调整。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一年非全心理学考研学费的涨跌情况,顺便聊聊背后的门道。

2023年非全心理学学费涨跌榜

涨幅TOP3学校

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去年学费,8.5万/全程 → 今年涨到9万

北师大心理学一直是“顶流”,珠海校区依托本部资源,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涨价在意料之中。

2. 华东师范大学

去年学费,12万 → 今年12.8万

上海地区头部院校,课程新增了线下实践模块,学校解释是“教学成本增加”。

3. 深圳大学

去年学费,6万 → 今年7.2万

深大心理学近两年口碑上升,加上本地政策补贴减少,学费直接涨了20%。

降价TOP3学校

1. 西南大学

去年学费,6.8万 → 今年6.5万

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中西部生源,小幅下调了学费。

2. 浙江师范大学

去年学费,5.5万 → 今年5万

浙师大走性价比路线,周边省份竞争激烈,降价后报名人数明显增多。

3. 天津师范大学

去年学费,7万 → 今年6.3万

天师大非全心理学首次降价,有学生猜测是招生压力导致。

学费为啥有涨有跌?

1. 专业热度决定价格

像北师大、华东师大这类名校,报考人数多,学校自然有底气涨价。反观二三线城市的学校,为了抢生源,可能会选择降价或者维持原价。

2. 学校资源投入差异

部分学校增加了线下课程、导师一对一辅导,或者合作了实习基地,成本高了,学费也跟着涨。比如深圳大学新增了企业心理咨询实践课,直接反映在学费上。

3. 地区经济差异

北上广深的生活成本高,学校运营开支大,学费普遍偏高。而中西部院校受地方政策扶持,价格相对亲民。

选学校不能只看学费

虽然钱很重要,但建议大家别光盯着数字。比如北师大涨价到9万,但它的业界资源和校友网络值这个价;浙江师大虽然便宜,但外地学生要考虑往返上课的交通成本。另外,有些学校学费看着低,但杂费(教材、实践活动)可能额外收,报名前一定要问清楚。

学姐提醒一句,非全心理学学费每年都可能微调,9月份各校发布最新招生简章时,记得再核对一次数据。如果看到心仪学校突然涨价,也别慌,看看它是不是新增了优质课程或师资,有时候多花的钱还真能“回本”。